核心提示: 眼下是螃蟹大量上市时节,丹北镇螃蟹养殖大户曹建南、曹俊芳夫妇忙得不可开交。近日,记者来到他们的养殖基地时,曹建南正穿着胶靴,忙着从塘里捞螃蟹。

本报记者 旦平 通讯员 陈廷刚

眼下是螃蟹大量上市时节,丹北镇螃蟹养殖大户曹建南、曹俊芳夫妇忙得不可开交。近日,记者来到他们的养殖基地时,曹建南正穿着胶靴,忙着从塘里捞螃蟹。

“刚刚有客人订了几十只螃蟹,得赶紧称重装好。”曹建南一边招呼记者,一边张罗着手上的活计。他的妻子曹俊芳则把刚捞上来的螃蟹一只只过秤,按公母和重量规格分类。

“看不出来吧,我虽然今年才到滨江村发展养殖,但其实我已经养螃蟹快三十年了。”把剩下的活儿交给妻子,曹建南笑着和记者说起了养殖螃蟹的经历。原来,老家常州天宁区的曹建南、曹俊芳夫妇二人在老家养殖螃蟹多年,为了扩大养殖规模,这些年,他们在无锡和常州西夏墅镇都承包过水面,去年10月底,他们在网上看到滨江村有近160亩水塘拍卖,就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参与竞拍,没想到一拍就中。

“这里地势开阔,又靠近长江,是个发展养殖的好地方。”曹建南说,近年来,长江水质变好,用长江水养殖的螃蟹口感更佳。

事实也是如此,记者在曹建南的养殖基地里看到,今年3月15日才放的蟹苗,如今一只只螃蟹个头硕大,腹部洁白如玉,背部青黄发亮,通体光可鉴人,品相极好。

“其实,养螃蟹的学问挺多。”曹建南拿起一只螃蟹告诉记者,像一亩池塘只能放进1000只蟹苗,养殖螃蟹时的水温也会影响螃蟹的生长,水循环可以促使它脱壳,螃蟹脱一次壳就能长大一点,养殖的水草也很有讲究。同时,螃蟹养殖饵料全部采用海鱼及加工后的螺蛳、玉米等杂粮,不用任何颗粒饲料及添加剂。

“我的螃蟹是绿色养殖。”曹建南透露,年初时,他在常州西夏墅镇养殖了100多亩水产,本想趁过年将养殖的螃蟹和河虾都卖出去,没想到遇到疫情,损失严重。他估计现在螃蟹亩产约有300斤,市场行情好的话,能够弥补年初的部分损失。

“像今年国庆中秋时,螃蟹一斤价格卖到了160多元,但现在价格有所下降。”虽然眼下的市场行情并不理想,但经验丰富的曹建南十分淡定。“螃蟹养殖历来时有起落。”他说,“再等等看,过些时候温度下降,天气转冷了,价格应该会好一点。”正说着,曹建南的妻子已将客人预订的螃蟹装袋,分量还缺一点,让他再去水塘里抓几只回来。他应了一声,拿起竹竿便往水塘边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