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家长教导我们用功学习的时候,一定会用到“锥刺股”的典故,说古代有人为了读书,用锥子刺自己的大腿,以此来让自己保持清醒,在经过多年苦读以后终于功成名就,以此来说明勤奋的重要性。不过他们在当时并不知道,其实真正想要成功,仅仅靠勤奋是不够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历史上“锥刺股”的人叫做苏秦,是战国时候著名的纵横家,主导了著名的合纵抗秦,身佩六国相印,是当时震动天下的风云人物。

在最初的时候,苏秦不仅不是风云人物,甚至连普通老百姓的地位都没有,连至亲都很瞧不起他。当苏秦第一次出外游说失败,回到家的时候,父母不愿意跟他讲话,兄弟嫂子都在那里嘲笑他,说:“读书又有什么用呢?不还是混成了这个样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苏秦因此大受刺激,认为自己读书不够精通,以至于会受到这种屈辱,于是开始了日夜苦读,每逢疲倦了就拿锥子刺一下自己的大腿,在一年之后认为自己已经可以了,于是自信地离开了家门,前去闯荡天下。

从“锥刺股”的读书过程中,可以看出苏秦将“勤”这个字做到了极致,但他很快就会知道,想要成功,仅仅靠成功是不够的。离开家后,苏秦首先去见了周显王,随后去了秦国,再去了赵国,结果都没有得到国君信任,有时候仅仅有本事是不够的,还得有贵人相助。

周、秦、赵都碰壁了,到哪里才能遇上自己的贵人呢?苏秦决定去燕国,他于燕文公二十八年(公元前334年)到达燕国,在一年多以后见到了燕文侯,通过自己的言辞得到了燕文侯的信任,燕文侯赞助了他大量的车马金帛,让他前去游说其余五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苏秦从燕国出发时,他就已经不再是当初那个连兄弟嫂子都看不起的穷酸书生,而是得到燕王任命与资助的外交使者了。在燕国使者这个名号以及那些资金的作用下,他很顺利地见到了其余国家的国君,并且通过自己的犀利言辞,得到其余国家国君的肯定,佩上了六国相印,主导了合纵抗秦。

在苏秦从一文不名的穷小子,成为震动天下的成功人物过程中,作为燕王的燕文侯很显然是对他极其重要的贵人,苏秦本人也因此对燕王具有很深厚的感情,在名动天下以后,依然选择到燕国去帮助燕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燕文侯去世以后,太子继位也就是后来的燕易王,当时齐王趁着燕国全部在给的燕文侯办丧事的机会,发兵进攻夺取了十多座城池。苏秦感激老燕王的提拔之恩,二话不说就只身跑去了齐国,对齐王晓以大义,再加上军事威胁,让齐王立刻将夺取的燕国城池亲自奉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燕国就这样兵不血刃地夺回了属于自己的十多座城池,苏秦在燕国的地位也越来越高,只是他很快就飘得不知所以,竟然于前324年与燕国的太后也就是老燕王燕文侯的妻子进行私通。

俗话说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何况是苏秦这样位高权重的人呢?他与太后私通的事情很快就被燕易王知道了。然而出乎苏秦意料的是,燕易王并没有对他做出什么惩罚,反而给他重赏,这究竟是为何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方面是当时人们的思想观念相对比较开放,寡居的太后找个情人在当时相当常见,像秦国的宣太后芈月在丈夫秦惠文王去世后,就曾与义渠国的义渠王私通,并且还生下了两个儿子,后来又与情夫魏丑夫私通,作为儿子的秦昭襄王对此也并没有发表什么意见。

一方面是因为苏秦本人的地位高且能力强,他通晓燕国的机密要事,在百姓间的声望也很高,贸然去惩罚他可能生变,再加上生活作风问题在当时也不是太过重大的原则问题,所以燕易王索性对他施以重恩,以此来彻底笼络住他的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苏秦也因此确实被燕易王彻底打动,他既惭愧又感动,自己申请到与燕国有仇的齐国去,在齐国搅乱朝政,让齐国的国力大幅度降低,以至于燕国在40年后将齐国打得只剩下两座城池,差点就彻底灭掉齐国成为超级诸侯。

参考资料:《史记》、《资治通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