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传统养生理论里,调理好阴阳,使得阴阳平衡,就是养生的至高目标。这个观点,在《黄帝内经》里早有体现: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逆其根则伐其本,坏其真矣”。

从内经的原文我们可以看到,为了达到阴阳平衡、阴平阳秘的境界,善于养生的人(圣人),就有一个比较特殊的做法: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说到这里,大家有没有发现什么特殊的地方?

那就是为何要在春夏“养阳”,而秋冬“养阴”呢?

春夏与秋冬有什么不同?最明显的,无非就是气候的巨大差异。春夏气温高,秋冬气温低。而内经对此的描述,则是以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名之。

一般来说,我们在春夏气温较高的时候,饮食上会倾向于喜欢寒凉。尤其炎炎夏日,冷饮、空调等乘凉措施,能使得让我们沁人心脾。

而秋冬气温偏低时,几乎所有人都喜欢火锅热食。外面大雪纷飞,在温暖如春的室内烤火,全身暖洋洋的。

于是,便形成“春夏避暑、秋冬防寒”的概念,似乎和“初夏养阳、秋冬养阴”有悖了。这又是为什么呢?

因此,我们就必须说说“春夏养阳”的真实含义。

春夏气候温暖,总之一个字就是热。大家都喜欢找个阴凉的地方呆着,要不干脆就窝在空调房里不出来。

即使在生活水平低下的时候,夏日傍晚之后,大家都会聚集在大树底下,摇着蒲扇喝着茶水聊天,这就是数千年农耕文明留下来的夏日作息。

但是,虽然春夏炎热时 要避暑,但夏天大量出汗后会很口渴,心里只有一个多喝水的念头,最好还是冷饮冰激凌之类。但即使一口气和很多冷水,有时候连肚子都撑起来了,而口渴却并没有明显缓解。

如果察觉到了这一点,那就离懂得“春夏养阳”不远了。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阳在外,阴之使,阴在内,阳之守”。

因为春夏气温高时,机体的阳气就会向外发散,用现代科学的话来说,就是带走热量,避免高热。而阳气的发散也是有一个“度”的。

如果过分发散,就有可能成为无根之火。阳气散越,就会出现阴阳离绝的局面,这对于健康长寿来说是很不利的。

所以,春夏养阳,其实就是要避免阳气的过分发散。说得更浅显一些,所谓的养阳并不是“补阳”。而是养护阳气的阳和之性,使之不骄不躁,温煦全身却又不离不弃。

于此同理,“秋冬养阴”基本也是一个概念。

秋冬个季节最大的特点就是气温低,冰天雪地,寒风呼啸。这时候,我们最喜欢做的就是穿上厚厚的衣服,靠着火,躲避外界的寒冷。

要知道,外界的酷厉寒邪如果躲避不慎,很有可能直中,从而伤及机体的阳气。

所以,秋冬这两个气温较低的季节,我们要做的虽然是要保暖防寒。但正是因为外界寒邪太盛,机体自身的阳气会“收敛”向内蛰伏,就像动物冬眠一般。

既然机体的阳气在秋冬会内潜,所以,虽然我们会觉得体表寒冷而要保暖(助阳),实际上,阳气都是蛰伏在体内,体内就相对更多阳热。

就像一团炭火一样,过夜前用火灰盖好,外面可能比较冷,但炉心深处还是火气腾腾。

阳热内守,则体表就有可能形成局部阴盛。圣人的“秋冬养阴”,其实并非简单意义上的滋阴,而是指防止体表的阴寒过于强盛,乃至逼迫阳气进一步内潜。

实际上,为什么秋冬季节我们会更多见一些口干、舌燥、口角长泡之类的问题?这种“上火”,恐非一贯的清热降火所能调理得了。

这时候就需要用到“秋冬养阴”。主语“冬吃萝卜”之类,其实就是秋冬养阴的朴实体现。

而适当进食一些热汤,促使蛰伏在内的阳气稍微发越一下,从而和在外的阴寒之气水乳交融,这才是阴平阳秘的境界。

因此,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只要我不去理解成“春夏补阳、秋冬滋阴”,就基本能掌握其中的奥秘,更好地指导四季养生作息、饮食、起居等各个方面。

以上,就是文化养生谈对内经“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理解,您对此有何看法?正值冬天到来之际,希望本文能帮助朋友们更好地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