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部地区包括河南、湖北、湖南、安徽、江西、山西六个省份,对应的是中部崛起的区域经济政策,在十四五来临之际,高层再提中部崛起,用的是“加快中部崛起”的描述,可见中部崛起并不过时,虽然中部六省内部并未形成紧密的经济集团,而是各向发展,比如安徽加入长三角,湖南、江西面向大湾区,河南、湖北确立自己的国中城市,山西位处华北,与其他几省地理心理距离都比较远。但并不妨碍中部六省处于相似的经济发展阶段,采用相似的发展模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部六省会经济总量占比

中部六省都是人口大省,6省总人口3.68亿,人口最少的山西也有将近4000万,在国内省份中位居中游。无沿海港口优势,劳动力过剩几乎是六省面临的共同发展问题。经济最强的内陆省份湖北也依然处于人口流失的状态,数量不少的鄂籍人士在长三角、大湾区异地奋斗。其余各省更是有名已久的外来务工人员来源地大省。因此,为了发展,中部各省都采取了强省会战略,打造明星省会城市,汇集更多的资源,来吸引本省人才回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部六省会综合排名

中部六省的6个省会都是各省内的核心,省内无城市能够望其项背。但横向比较,六省会发展状态相差巨大,并形成了层次分明的三档集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武汉

一档武汉,作为华中区域中心城市,中部最早被确立为国家中心城市的全国十大城市,武汉的地位短期内在中部没有城市可以撼动。近年来,虽然郑州、长沙都以武汉为假想敌,竞争对手。但其实无论是总量还是质量,郑、长与武汉都相差甚远。武汉最大的优势就是“华中”二字,近期如阿里,腾讯等大公司华中总部纷纷落地武汉。其他跨国公司华中总部几乎都在武汉。武汉的区位优势就是武汉长盛不衰的法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合肥

二档郑州长沙合肥。一直以来,郑州、长沙对中部第二城展开了激烈的争夺,第二城数度易主。然而郑长二城转的格局在2020年被正式打破,标志性事件就是合肥获评新一期的新一线城市。虽然只是媒体排名,但合肥作为近十年来进步最快的城市,已经成为各路媒体新宠。合肥的创新之名,长三角区域副中心的地位正逐步拉近与郑州长沙的差距。可以预见,也就未来的5年左右时间,合肥将在经济总量上和郑州长沙来到同一水平线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太原

三档南昌、太原。中部六城向来的“后进生”代表。但其实,南昌、太原并不差。南昌太原论人均产值,人均收入与其他四座省会城市差距并不大,甚至某些指标占优。差的是体量!也许南昌看到合肥的进步会略显落寞,毕竟仅仅10年前两城还在同一起跑线上。但南昌、太原城市体量差距的本质是腹地体量差距。江西、山西都只有4000万的人口体量,和其余四省不在同一水平线上。南昌、太原的城市目标应为精品强二线城市!

综上,中部六省会的一、三、二格局将在未来起码二十年内不会发生大的改变,哪个省会想要突破阶层,除非再次发生类似三分巢湖的重大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