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交战各国可以说都是倾其所有,一切先进武器都用上了。不过当时拥有水陆两栖坦克的军队,可谓寥寥无几,而水陆两栖汽车这个另类,那更是少见!

“我们一起去看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水陆两栖车在当时可是个全新概念,如果说水陆两栖坦克或者装甲运兵车,这类车型研发是为了登陆进攻的话,这个还可以理解!但如果搞出个水陆两栖小汽车,没有重型武器,没有厚实装甲,用它去旅游还可以考虑,如果要靠它去抢滩登陆那是不可能的。

对新技术痴迷的“汉斯”们,准备搞辆“拉风”的水陆汽车

但德国人却往往喜欢剑走偏锋,他们就喜欢鼓捣一些这种新奇家伙。早在1934年的时候,在第24届国际车展上,希特勒就狂叫嚣并向德国人承诺,要让德国人都能用得上“人民汽车”,实际上背后的长远计划远不止此。

“神车是我们做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实和“人民汽车”相比,希特勒更关心的却是军用汽车。而水陆两栖汽车也在二战德国研发之列,不过他们也并不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最早有记载的水陆两栖车,应当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时为奥地利军队制造的一款水陆两栖车,但最终由于设计和实用性等问题,那款车没有量产,直到二战时期德国人跃跃欲试。

1940年初,德军正式给大众公司下达了研发两栖型车辆的要求,其早期代号定为VW128,该车的设计者是鼎鼎大名的费迪南.保时捷和厄尔文.柯曼达,后来正式定型时命名为166型两栖车。

166型两栖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设计很超前新颖,还可以人工划桨

因为和以往汽车设计不同,这次设计师们要考虑到汽车水面行驶遇到的一系列问题,所以在这款军用汽车上德国人颇费了不少功夫。

因此新设计出来的的车体就很有个性,它拥有一个船型车体,而位于车后上方装上了排气筒和消音器,车上可以乘坐四人,因为是军用汽车,所以越野能力要求也很高,它要在较复杂的地形也可以从容下水行驶。

“要搭便车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设计师们使用了一台25马力水平对置四缸发动机,而且采用四驱模式,车体也和普通汽车相比显得更加紧凑,车轴距刚好是2米,这样车辆越野时的稳定性得到很大提升。车辆的水面行动能力是通过螺旋桨来实现的,但螺旋桨结构和以往有所不同:

车体尾部靠下有一个动力连接口,连接口上方就是可以向上折叠的三叶螺旋桨。陆地正常行驶时,螺旋桨向上翻折并固定。准备下水行驶时,要先将车上一根长杆与螺旋桨相互固定,车辆滑入水中后,后排乘员再推动长杆将螺旋桨向下翻折,三叶螺旋桨的三齿结构与动力输出口的三齿咬合后,就完成了对螺旋桨的驱动。

后面的螺旋桨很拉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另外为了防止设备故障或者没汽油,而造成汽车呆在水面无法动弹的情况,还在车厢左侧配备有额外的划桨,这样即使没任何动力,也可以当成船来人工划桨行进。

装备后大受德军欢迎,如今军迷们还为之着迷!

当然了,作为一辆军用两栖汽车,如果在战场上和两栖坦克相比,其最大软肋当然就是防护装甲和武器了。不过这款能在水上行驶的军用汽车,毕竟也不是直接当装甲车作战用的,而是为了在战场恶劣环境下,不会因为被水面挡住去路而影响行军!

MG34,MP40和“铁拳”一样不能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以在装甲方面,它也根本不需要跟坦克和装甲车去比较,只要比普通汽车防弹性能稍强就行了。至于武器方面,166型两栖车在车右前方一般会安装了一挺MG34机枪,如有必要,还可以在车内额外配备了两支“铁拳”火箭筒,这样的火力对付敌方步兵或者轻型装甲部队,应该勉强算可以了。

166型两栖车因为车体比较轻盈,在陆地上行驶时它达到55英里的时速,而在水面行驶时,时速则可以超过6英里,最高时可以达到10英里时速。所以,166型“桶车”刚一开始大量装备党卫军,就受到了德国军人们的广泛欢迎。

“你这车真帅!能借我开开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到1944年时因为盟军大轰炸而停产,当时德国的两家主要生产工厂总计已经生产了14238辆。战后英军将缴获的166型两栖车在沃尔夫斯堡进行过多次试验,也证实该车有着非常好的防水性。

据说盟军上下对这种近乎可爱的车辆也很着迷,并且有一些军官将缴获的车辆留作自用,或者奖励给下属。此事真实性有待商榷,英美军自己也拥有数量众多的吉普车,他们基本上也不会去使用缴获的德国车。

这款车全家旅游必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过毕竟这款德国166型“桶车”是那么独特,也不能完全排除盟国军官“中饱私囊”的现象。直到今天,依然有很多国外军迷喜欢驾驶着这辆166型“桶车”,感觉就很“拉风”。

《历史杂谈驿站》走过路过给个关注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