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5年,后唐郭崇韬率大军灭掉前蜀,然而他的命也因此葬送。

正常情况下,有功的人该被好好赏赐,加官进爵,但这有个前提,做老大的得英明。

比如刘邦、刘秀这样的老大就比较靠谱。

所以大家都愿意拼命去争取立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925年,后唐的皇帝李存勖恰好不是这样的,于是郭崇韬就倒了大霉。

去灭蜀的人还有李存勖的儿子李继岌以及李存勖宠信的宦官李从袭等人。

当时李存勖恢复了宦官的权力,丝毫没有吸取唐朝灭亡的教训,导致后唐宦官乱政。

由于灭蜀战争进行的很顺利,这导致蜀国的贵族们几乎没被抢掠,因而他们有许多财物可以贿赂相关人员。

李继岌只是名义上的主帅,灭蜀战争实际上全部由郭崇韬主持,所以郭崇韬掌握了实际权力,蜀国的贵族们争相往郭崇韬家里送金银珠宝,美女歌姬。

而李继岌的帅府,几乎没人搭理,门可罗雀。

李继岌本人好像并没有什么怨恨,毕竟郭崇韬是李存勖的重臣,但他身边的宦官李从袭却特别不高兴,引以为耻。

我一直搞不明白,宦官们要那么多钱做什么,他们又不能买美女,又不能留给下一代。

郭崇韬虽然收下不少礼物,但他应该不是一个贪财的人。

此前,他献计灭掉后梁,当时后梁的节度使们也是争先恐后的送礼来着,他也照单全收。

家人们质疑他受贿,他表示,我不是贪图这些钱财,而是因为本来这些人都人心惶惶,我如果不收他们的礼,他们会更加心里没谱,搞不好就会出乱子,这些钱我只是代管。

果然,后来他将这些钱全部拿出来犒军了。

在蜀国他大约也是这么想的。

然而别人可不这么想,毕竟确实收了大量的银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出于种种原因(当然是宦官们陷害的),李存勖下诏让郭崇韬返京,班师回朝。

因为有人说他要割据自立。

郭崇韬也许是鉴于唐朝的教训,曾经建议李继岌远离宦官,甚至说以后做了皇帝,连骟过的马都不能骑,结果让太监偷听到,导致所有太监都对他侧目。

李存勖派了一个叫向延嗣的宦官宣召,郭崇韬一点没把他放在眼里,这让向延嗣很没面子。

于是向延嗣和李从袭合谋,设计陷害郭崇韬。

向延嗣回到洛阳,先向刘皇后大肆渲染一番郭崇韬的专横跋扈,并说李继岌有可能会有性命之忧(李继岌是皇后的儿子),于是皇后就哭着要求李存勖干掉郭崇韬。

然后又向李存勖乱说一气,李存勖也有点迷糊。

当时,由于李存勖致力于建造宫殿、赏赐明星,花天酒地,导致国库空虚,而他听说蜀国富得流油,结果向延嗣带回来的战利品远没他想象得多,于是问向延嗣这是咋回事儿。

向延嗣表示,都让郭崇韬拿去了。

郭崇韬有黄金万两、银子四十万两、钱好几亿、名马千匹、其他宝物数不胜数,这还不算他儿子们拿的。

李存勖当时就气炸了。

郭崇韬灭蜀之前,提前推荐一个叫孟知祥的人做西川节度使,李存勖直接告诉孟知祥,让他到任之后立即将郭崇韬斩杀。

孟知祥当然不干,委婉的劝李存勖冷静。

李存勖这才脑子稍微清醒了一些。

但他还是派了一个叫马延珪的宦官去成都,并告诉他,如果郭崇韬老老实实班师回朝就算了,如果他拖延不回来,就设法杀了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马延珪走之前拜见了刘皇后,极力劝刘皇后说服李存勖直接下诏杀掉郭崇韬,可惜没成功。

刘皇后担心儿子,自己写了信给儿子李继岌,要求他直接杀掉郭崇韬。

后宫干政已经到了这种程度,李存勖不死天理不容。

马延珪一到成都就把皇后的信给李继岌看,李继岌最初不愿意杀郭崇韬,因为他根本没有造反的迹象。

郭崇韬确实拖延了班师的日期,但那是因为灭蜀之后各地盗贼四起,他需要一些时间安排他离开后稳定蜀地的事宜。

马延珪和李从袭要死要活的劝李继岌一定要杀掉郭崇韬,李继岌最终答应。

其实,他也有点害怕郭崇韬,这种人活着,在他即位以后很难安排。

这种事情屡见不鲜。

李从袭派人以李继岌的名义召郭崇韬议事,郭崇韬刚进门,就被人拿铁棍子一棍子打死。

我就发现,这些宦官一旦要害人都做的干净利落。

从张让他们谋杀何进到仇士良发动政变,从来都不拖泥带水,这点值得称赞。

郭崇韬死后,他的儿子们都被杀光,差点灭门。

差不多天天更新,喜欢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