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书》有言:“犹须事定待棺阖,未卑位敢忘国忧。”

提到钱学森,或许大家都不陌生,在那个混乱的年代中,为了回到祖国,钱学森也付出了许多的努力。然而,曾经有这样一位中国科学家,他的回国之路比钱学森还要艰难。当时,为了阻止这样一位人才回到中国,美国方面曾下达了三道严苛的禁令,而曾经的他也不幸与诺贝尔奖失之交臂。那么,这位经历坎坷的科学家究竟是谁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位科学家就是赵忠尧,他出生于1902年,在赵忠尧的求学生涯中,他先后在中国多所高校学习,虽然说当时的中国社会情况是较为混乱的,但这也从未对他的求学信念有任何的阻碍。

在1927年时,成绩优异的赵忠尧又赶赴加州地区,对物理方面的专业进行学习。由于赵忠尧在物理方面的成就较为出色,因此,在美国学习期间,他也成功拿下了博士学位,而后,赵忠尧又来到了德国的一个物理研究所中,开始了新的工作。当时,在工作过程中,赵忠尧曾发现与许多在此之前从未问世的物理辐射理论,在这种情况之下,赵忠尧关于散射方面的物理学论文便被发表在了美国的一些物理权威杂志之上。对于一位中国科学家来说,能够拥有这种成绩也是十分难得的一件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在1931年时,赵忠尧便来到了美国剑桥大学的实验室中,与许多优秀的物理学家一起工作。据了解,在那个时候,赵忠尧所发现的许多辐射内容都成为了正电子发现的先驱性存在,由此可见,赵忠尧在物理方面的成就也是非常之高的。而在1931年底,赵忠尧回到了中国,并担任了清华大学的物理学教授。当时,他一边教书一边对中子物理方面的研究工作进行着推进。在那个年代中,他不仅在中国首次开设了核物理方面的课程,更主张建立中国第一个核物理实验室。对于近代中国的物理发展事业而言,赵忠尧也作出了巨大贡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1932年,发现正电子轨迹的安德森因贡献突出,而获得了诺贝尔奖,在这种情况之下,最早观察到正负电子产生的赵忠尧也走入到了人们的视线范围之内。由于赵忠尧对正负电子的研究时间较早,所以,很多人认为这个诺贝尔奖的真正获得者应该是赵忠尧,虽然说赵忠尧与诺贝尔奖失之交臂,但这也并未对他的成就有着任何的影响。

1946年,赵忠尧来到了美国地区参观原子弹试验工作,而后,赵忠尧又在美国几所高校的物理实验室中,对核物理方面的事业进行研究。虽然在美国工作的生活是十分顺利的,但自新中国成立以来,赵忠尧就希望能够回到祖国,并参与到新中国的物理学建设事业当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1950年时,赵忠尧开始办理回国手续,但是,美国方面却并不希望这位优秀的人才回到中国。在回国的轮船之上,赵忠尧收到了美国的三道拦截指令,而这样的情景也是十分少见的。但是,这样的艰难困苦也并没有消磨他回到祖国的决心。最终,在不断努力之下,1950年11月,赵忠尧也回到了中国大陆。可以说,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在赵忠尧的努力之下,我国高能物理与核物理方面的发展事业也有了突出的成就。

在回到中国以后,赵忠尧参与并建成了许多有关高能物理的实验室,在新中国物理教育事业发展的进程中,赵忠尧也曾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物理专业建设做出了巨大努力。而在1998年时,这位九十六岁的物理巨匠也因病离开了人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对赵忠尧的人生经历进行了解之后就可以发现,虽然说在那个年代中,他明明能够拥有更加优渥的生活,但是,为了新中国的发展事业,他却毅然决然地回到了祖国。在他的引领之下,我国境内也陆续出现了许多具有爱国主义精神的科学家,而在这些高端人才的共同努力之下,新中国的发展事业也有了突飞猛进的成就。

对于赵忠尧这样的科学家而言,外在的名利并不是他们人生所要奋斗的目标,如何能够用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