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文 《法人》全媒体记者 曹萌

进入12月,2020年接近尾声。年初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全球经济一度陷入衰退。但伴随着疫情形势好转、下半年各行业积极复工复产,以及史无前例的纾困政策发挥作用,全球经济开始触底回升。但是,今年世界经贸格局正在发生变化,2021年全球能否走出疫情阴霾,中国经济是否能保持经济快速复苏,成为关注焦点。

全球经济进入“弱复苏”

全球经济进入“弱复苏”

2020年上半年,疫情相继在东亚、欧美、拉美、非洲等地区蔓延,各经济体采取的防控措施阻断了人员、资本、货物、技术、服务等自由流动,致使全球经济大幅下行,今年一、二季度GDP增速分别下降10.9%和18.9%。

今年下半年,部分国家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后,全球经济开始逐渐回暖。供给方面,摩根大通全球综合PMI指数显示,自7月以来已连续四个月位于荣枯线上方;需求方面,部分国家国内商旅等出行需求增加,10月亚洲、北美航班恢复率分别回升至60%和40%以上,中国航班恢复率则达到96%。

随着四季度疫情有所反弹,部分经济体消费、出口已显示出放缓迹象。据中国银行研究院发布的《2021年度经济金融展望报告》(以下简称“报告”)预测,2020年三、四季度全球GDP增速将分别为29.5%和-5.3%,全年GDP增速或为-4.9%,同比下降7.4个百分点。

中国银行研究院院长陈卫东预计,疫情影响至少将持续至2021年上半年,主要经济体将维持目前宽松财政和货币政策。如果疫苗在2021年二季度或三季度得到推广,全球经济有望在2021年下半年真正走向复苏,全年GDP增速预计达到4.5%。

中国经济指标持续改善

中国经济指标持续改善

报告指出,中国经济在全球率先实现恢复性增长,前三季度GDP增长由负转正,增速为0.7%,较上半年上升2.3个百分点,预计全年增长2.1%左右。

具体来看,此前由于疫情的影响,今年前3个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服务业增加值分别下降8.4%、5.2%,投资、消费分别下降16.1%、19%,均创下改革开放以来历史新低。之后,随着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一系列复工复产政策推进,中国主要经济指标都在持续改善

首先,工业生产能力率先加快恢复。3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除湖北外)复工率均已超过90%;4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开始转负为正,上升到3.9%;7月后增速开始高于上年同期水平。其次,服务业、消费、投资等指标也逐步好转。服务业生产指数5月开始转负为正,消费月度增速自8月开始转负为正,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增速自9月开始转负为正。虽然外部环境压力不减,但得益于中国完整产业体系、强大生产组织能力,出口表现出强大韧性,7-10月份平均增长9.5%,远好于市场预期

陈卫东认为,2021年是中国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政府将持续推动扩大内需、支持创新发展、改善营商环境,加上低基数因素,经济增速很可能恢复至正常增长水平以上,预计2021年GDP增长7.5%左右。

投资+消费或成“主要抓手”

投资+消费或成“主要抓手”

展望2021年,报告认为,基建和房地产投资将保持较快增长,推动经济持续恢复。2021年,在基建和房地产投资的带动下,投资增速继续加快,成为2021年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其中,交通、能源、水利等基建投资,以及5G、人工智能等新基建投资都有望保持较快增长;房地产投资方面,由于2021年房地产需求总体稳定以及低基数效应,预计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将保持稳定。

此外,制造业投资在需求回升、盈利改善的带动下,也将继续恢复并转负为正。综合来看,预计2021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为6.5%左右。

另外,报告指出,受到疫情影响较为严重的“三驾马车”之一的消费领域,在2021年由于持续恢复叠加基数效应,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或将明显提高。在经济持续恢复向好的情况下,居民收入将较2020年有所提高。同时,在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双循环新发展格局背景下,更多促消费政策将实施。以上这些因素,都将有利于促进居民消费持续恢复和升级。

经济增长动力中不确定性较大的当属外贸。2020年9月底以来,欧美疫情急剧反弹,消费等经济活动均受到较大影响。由于中美经贸摩擦等事件,给中国外贸发展带来了较大不确定性。不过报告认为,从长期来看,由于中国近日刚刚签署了《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此举将减少贸易壁垒和交易成本,有利于增加对区域内各国的出口,推动进口多元化,扩大对先进技术、设备和零部件的进口,促进中国外贸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