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互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接等数字技术渐渐发展成新时代的基础设施后,编程就被誉为是新时代的语言与生存能力。中国家长对孩子起跑线都存在着普遍焦虑,所以,编程进入新世纪后,就踏上了在线教育模式的核心赛道。同时,在一些省份和地区的学校也将编程纳入了本校的兴趣班和高考加分项。

双管齐下,编程也就成为了近几年家长们比较青睐的一门技术。

首先需要肯定的是,少儿编程的存在,的确有它的合理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少儿编程”优势在哪里?

“少儿编程”优势在哪里?

趋势专家丹尼尔·平克说:未来人类的六大竞争力是娱乐感、意义感、设计感、故事力、交响力和共情力。这其中,有一大半都与能力有关,少儿编程的存在,其实是可以培养出孩子像科学家一样思考,像工程师一样解决问题的能力。

人类文明从农业文明发展到工业文明再到信息文明,信息已经成为世界的最重要资源。每一个孩子都必须能认识“信息”、理解“信息”,最后能驾驭“信息”。要想达成这样的教育目标,其中的最佳途径就是持续学习人类的第三语言——编程语言,编程就是处理信息的现代方式。

学习编程的过程,就会开启孩子独立思考的过程,计算机就像一架自动钢琴,而编写程序就和音乐家作曲一样。当你编写好程序以后,计算机就会百分百按照程序去做。但是程序也可能不像你预期的那样工作,它会失败。

这个时候,孩子需要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是这个程序本身就是错误的?还是在编程的过程中,某一个环节出现了错误?

编程不仅启发孩子们主动“思维”,通过观察程序运行的结果,他们也会逐渐建立起一种反思的态度。

把目标想清楚不容易;确定了目标,想清楚了要做什么,然后再把它清晰地表达出来,这对于孩子建立独立思维模式至关重要。

同时,孩子在编程的过程中,记忆力(能记住多达几百个指令的组合);想象力(能想象出复杂程序运行的效果);逻辑推理能力(算法就是最精妙的推理过程)都可以得到发展。

编程本身具备的优势,是不是貌似很眼熟?

因为,现在市面上流行的各种兴趣班,旨在培养孩子独立思考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编程也是如此。

所以,我们需要更加细细思考,编程是不是必选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编程未必是兴趣培养的必选项

编程未必是兴趣培养的必选项

现阶段国民对于孩子教育的投资可以说是竭尽全力,生怕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编程”这个词如果放到十年前,恐怕和少儿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事,咱们那会儿的“编程”至少是高中以后的事,可完全不像现在这样,已经大摇大摆地走进了小学、幼儿园。

再看看”少儿编程“这几年的趋势。

五年前K12领域最火的概念是“创客”,这个风口过了。

三年前STEM又掀起了新的一轮热潮,近两年又改成STEAM,现在换成了“少儿编程”。

STEAM其实是用科学(Science)、技术( Technology)、工程( Engineering)、艺术( the Arts)和数学( Mathematics)这六个单词的首个字母创造的新学科。

单看这几样,哪一样不是学校里的必学科目?

这么一看,颇有点儿新瓶装旧醋的感觉。

“少儿编程”真正的内涵,思考和独立思维模式的建立,几个商家能够做到?

现在“少儿编程”的噱头,几乎全部指向了机器人,编几个会动的机器人不会是少儿编程”的真正核心。

所以,“少儿编程”虽然可以让孩子们在网络世界搭建一个自己的世界,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能够在那里得到无限的体现和拓展。

但是,对于“想象力”“创造力”,“少儿编程”有所助益,但也不是唯一的途径。

又回归到那句老话:“想象力”和“创造力”的灵感缪斯来自生活和对自然的亲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亲近生活与自然才是成长之路中的必选项

亲近生活与自然才是成长之路中的必选项

编程对于学龄前的孩子来说,是抽象的乐高积木,他们感兴趣的不是那是代码,而是能动的乐高。同时,编程的目的是将孩子们平时见过的能动的,能飞的,能游的,能跑的,能打洞的各式各样的姿态,通过编码让它们在计算机中得以实现和升华。

也就是说,编程的前提是孩子的大脑中有所构建,在大自然和平时的生活中,去感知杠杆、水流、风向、还有各种形态的飞翔和奔跑等等。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惟有经历才会懂得。

这需要时间,需要孩子们实实在在地去感受。哪怕是孩子大脑里去构想一副捉迷藏时,躲在哪里才能够更好的隐藏自己,这也是他们真实玩儿过,才会有这个概念。懂得杠杆原理的前提也得是孩子们你拉我拽之后,才会明白。没有什么,比在生活中汲取知识更加牢固。

这些体验,是他们有能力去想象和创造,也是他们进行逻辑思考的基础。

“少儿编程”是孩子对现实世界的映射。

前提是,孩子得对现实世界有所印象和感悟。

不给孩子亲近大自然的时间,剥夺他们玩乐的时间,让他们越过基础,就试图让他们理解和完成更深层次地原理。

这不是扯淡吗?

体验、玩乐、感知,才会有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