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们伟大的前辈以前说过,我们要把自己的朋友搞得多多的,把敌人搞得少少的,这就是朋友最实在的定义。
念书时可能会觉得,朋友是一个情感概念,其实到后来,即便到我现在三十岁,一起做事的也有以前很好的朋友同学,但我们对于朋友的理解,已经进化到了社会学概念。
就是合作和生存,立场和态度。
那有没有理解和包容呢?
有没有最长情的告白呢?
有的,建立在事业和工作上的理解。
甚至我觉得,范嫂更像是朋友,因为有些情绪化的东西,肤浅猥琐的小九九,我已经不能在工作场合讲了,我只能跟她讲。
一个人自我的实现,始终是要与社会责任挂钩的。
也就说,念书的时候,刚参加工作那两年,可以矫情一下,需要朋友听你吐槽,听你诉苦,大半夜陪你喝酒都行。
往后几年,大家都忙于奔波,忙于家庭,就不会再有这样的心理需要了,即便你有,也找不到人陪你了。
那岂不是很寂寞,很痛苦?
对,文艺的人本身就比常人痛苦,伟大的作品就是来自于伟大的失意。
所以实事求是好,就事论事好,有什么干什么的好,说白了,还是升官发财最实在,想得太多做得太少,就容易迷茫。
就像你骑单车,是不需要去思考怎么骑的,你只需要让肌肉和小脑不断地试错,找感觉,它是不能精确被计算的。
而一旦你动起来,你进入自己的社会和家庭角色,你就不是你自己一个人了。
因为你一个人时,可以中午两点了还不起床,除了胡思乱想,也没别的出口了。
而你有了工作有家庭,就不一样了。
如果你还是一个技术骨干,管理阶层,或者更厉害的,你是大主任,是小老板,是带头人,是大头头的身边人,都不用闹铃,每天天亮自动醒。
这时你需要的朋友,是提拔你的贵人,是帮你做事的助手,是关键时候站出来帮你说话的盟友,是事业低谷时不离不弃的战友
你脑子里装的,不是谁又对你冷漠了,你又自作多情了,谁对你的态度又变化了,谁又深深的伤了你的心。
你想的只会是,卧槽,这个家伙爱搞事情要敲打,这个家伙是个贱人要提防,那个老铁办事靠谱要重用,那个主任谈得来要多交流,谁谁谁掌握着自己的命脉要搞好关系,今年业绩才完成五成要被总部痛批了……
完全没有那么多儿女情长,是非对错。
朋友的概念,就不再是它本身了,所以我们才会客气的说,哦,没谁,生意上的朋友,官场上的朋友,事业上的伙伴。
真正的朋友,不是那个年轻时陪你一宿的屌丝小伙伴,而是久经生活和社会考验的良师益友,是烈火见真金的铁杆拥护者。
这就是我们讲的,为什么强大的人,一直孤独而丰富着,他没有一个纯粹的朋友,但却拥有着万众一心的魔力。

本文已获授权

首发于公众号红与黑于连

带你看清财富运转的底层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