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想到,今年年初疫情冲击下,无接触经济培养了一波线上卖菜的习惯,无意中为“社区电商”新模式带来了一波行情——疫情期间,我们可以不用出门,动动手指,就能在互联网上采购到生活所需的一切,

疫情过后,很多人也逐渐适应了这种效率,开始追求“多快好省”的互联网卖菜方式了。所以,社区团购,又火了。

其实,早在2018年,社区团购模式就曾风光过。而今年这次,却是实实在在地火起来了。

社区团购,是依托真实小区的区域化的团购形式,通过团长在业主微信中发布产品广告和链接,把邻居们的消费需求直接导入到互联网平台,再去团长家或门口的小超市提货。

在今年的行情下,互联网头部大佬几乎全部下水,老大哥阿里巴巴带头,一口气派出菜鸟驿站、盒马、零售通和饿了么团队四支内部队伍同时下场赛马,外面还有一家通过投资扶持的十荟团;美团、拼多多、京东紧随,甚至连做出行的滴滴、做短视频的字节跳动都加入其中;唯一没亲自下场的是腾讯,但也通过投资兴盛优选这样的社区团购先行者曲线布局。

虽然,社区团购的发展绕不开补贴。但抛开补贴、大额券,社区团购依旧能生存,则是因为它顺应了当下时代的发展。

在武汉的某个社区里,可多超市的王薇正在计算一天的收入。她和员工每天早上要从6点多就到店里开始接单,白天忙小超市的生意的同时,要接待取单的客人。晚上,她还要一直盯紧经营各个群聊,不停把新的优惠、秒杀信息发到业主群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是社区团购的一个缩影,也是最真实的写照。

“社区团购”是一种高度社交化的熟人生意,你的“团长”肯定是你信任的人。找信任的买便宜的好东西,这是社区团购的逻辑。因此,“团长”的角色十分重要。有很多个“王薇”被附近居民所信任,他们会在“王薇们”的微信群里花上半小时从每天的产品信息去挑选便宜的菜,甚至不在乎下班回家时自己从“团长”那里把沉重的菜品提回家。

社区团购与生鲜电商比并不具备即时达的时效性,通常是当天下单,次日取货;聚拢用户的购买需求,重构传统供应链,零库存、降低成本并反哺到终端价格上,消费者能够享受到更丰富、便宜的商品。

所以,“王薇们”每天及时汇总购买需求,他们只需要从批发商直接拿货,就可以保证低价且货源稳定。社群团购就这样形成了一种“B端”供货商——“小B”团长——“C端”用户的模式。

社区团购是在小商贩内部进行了一次利益的重新分配,这在很大程度上,算得上是“多一个买菜的选择”,给想做饭的人,提供一个更有效率的方式。

毕竟对于追极度求新鲜食材、必须亲手挑选的大部分人来说,“互联网卖菜”仍不入他们法眼,该早起买菜的还是会早起买菜,所以菜市场的需求仍旧会继续存在,而许多年轻人,尤其是大城市里疲于通勤、甚至996的年轻人,他们对于新鲜的要求没有那么高,在生活中更为看重的则是如何压缩时间,节约所需的精力,确实社区买菜为他们提供了一个便捷的选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说到底,这是一个讲求效率的时代,虽然社区卖菜是一种看上去很美的东西,但是多快好省里如果只有“快”,那么很快就要和2018年一样,只是“昙花一现”罢了。

不要小看年轻人,年轻人虽赶时间,但也重品质。

不管是什么样的“补贴玩法”,最终还是要让消费者“信服”。无论是大企业、具有大品牌背书,还是有大平台支撑,只要能让他们能持续稳定地感受到生活质量的保障,能给他们带来实实在在的生活便利,还有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才能让人“心服口服”。

以目前的形势来看,大局尚未形成。补贴还将继续,但谁的供应链更稳定,谁的生命力也就更强,毕竟谁能真正让大家“多快好省”,才是社区团购最核心的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