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期末,相信各位同学们或多或少都已经开始进入期末考试前的复习阶段了。尤其是高三的学生,这个时候应该是花费大量的时间在复习上了吧?那么,你们觉得你们被哪些科目的哪些复习内容给难住了呢?

这两天就有高三学生给栗子姐姐反映说他太难了,化学方程式好难记住啊。但更多的高三学生是给我说他们熬过了英语,背完了化学方程式,居然被4篇文言文难倒了!到底是哪4篇?我们接着往下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逍遥游》——庄周

出自战国时期有着文学家、哲学家之称的庄周,全篇阐述均是“小”与“大”的区别。栗子姐姐自从高中毕业之后就再没有接触过这一篇文言文,当我去试着背出这篇文言文时,脑子里自己的一句了,即是“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但是这句之后完全忘得一干二净了。其实不说现在不记得,尤记得当年背诵《逍遥游》的时候,真的感觉自己很容易被绕进去,感觉每一句之间都惊人的相似,不知不觉就把上下文背岔了。真的是让语文老师头疼不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离骚》——屈原

有位高三学生跟我讲,背过了《滕王阁序》,记过了《过秦论》,没想到完全败在了《离骚》节选之上。离骚在高中文言文之中算是为数不多超长的内容了,不过好在这篇文言文不用全部背诵,只需要背诵其中的节选就够了。但是,你以为这就轻松了吗?

不,难度并不低。想当初多少学霸、学神败在这篇文言文之上,文中的“兮”字实在是太多了,背诵起来不仅不通顺,而且很拗口,当一个班的同学都在那里“呜呼哀哉”那场面让栗子姐姐一度认为自己跟他们都能在同一水平线上了。当然,最后结果还是我们都被班主任留下来抄写《离骚》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赤壁赋》——苏轼

说到这篇文言文就不得不说一下它的拗口程度了。曾经有学生说:“要想朗诵说得好,绕口令是小儿科,只要把《赤壁赋》流畅地背诵完,那其他的背诵都不难了。”

因为如果要掌握这篇文言文并且熟练运用它,不仅要了解作者的背景和他写作时的背景,还要能够用自己聪明的小脑瓜记住这篇文言文中的词句,并且了解它的深层次的含义。当然咯,这话说得容易背起来就难了。背诵这篇文言文时的难度让栗子姐姐时隔这么多年都记忆犹新啊!毕竟当年背诵这篇文言文时,栗子我可是被老师放学留下来背了2小时都没记住呢!想一想都是泪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四、《氓》——诗经

《氓》这篇文言文在我记忆中并不太深刻,可能是因为当时记忆力还没有倒退,这么短一篇还是能记住的。但其实这篇文言文对很多语感不够好的学生而言并不友好。很多学生在背诵这篇文言文时,无法身临其境地感受作者当时的状态,再加上生僻字太多,往往背完了第一段去背第二段,等第二段熟记之后就发现第一段已经忘记了!然后又得从头开始背,就好像陷入了“死循环”,可以说是无数高中生挥之不去的“梦魇”。

总而言之,想要高中时期不被文言文所支配,那就必须要从源头解决问题。这个源头当然不是指就不学文言文了,而是告诉大家背诵文言文要掌握正确的方式方法,这样才会事倍功半,不,是事半功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首先,朗读,大声地朗读!“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句话不是白说的。当你认认真真地朗读一篇文章上百遍时,也许根本不需要你去记,你的肌肉、大脑就已经把这篇文言文记住了。

其次,理解,一定要理解这篇文言文。去了解它的出处,创作它的时代背景,还有了解作者本身的状态。你只有理解这篇文言文,才能掌握全篇的内容结构,这样才能连贯地记住上下文,而不是机械地一段一段地背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后,共情,这很重要。古代文言文读起来多数朗朗上口,但背起来就难这是因为学生背诵文言文时不注重感情,没法如同古人背书一样摇头晃脑,加入自己的情感。那当然没法做到脱口而出了。

大家在高中时期有没有被4篇文言文难倒呢?各位还记得哪些文言文难背吗?欢迎评论区留言交流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