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国,特别是世界顶级国际大都市的纽约,在这寸土寸金的土地上,一尊中国人的铜像矗立在纽约市埠中心、百老汇街的的最前端,这尊铜像就是——林则徐!

大家不禁想问,为什么美国人会给一个中国人树立铜像?美国人心里到底打什么主意?

让我们再次来熟悉一下林则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林则徐,字元抚,又字石麟、少穆,出生于1785年的福建候官县。少时的林则徐家境比较贫苦,兄弟姐妹十几人,林则徐的父亲林宾日是一个教书先生,薪水有限,家里这么多人需要养活,所以生活过得相当拮据。

虽然幼时家贫,但是父亲林宾日非常重视教育,所以在父亲的启蒙下林则徐不仅打下学问的基础并有较好的品德。随后林则徐遇到郑光策和陈寿祺,对后期林则徐思想起到重要作用。

1804年,林则徐乡试中举。1806年,林则徐担任厦门海防同知书记,后来得到福建巡抚张师诚的赏识,在府上担任幕僚,这也让林则徐学习到很多政治、权术等学问。1811年,林则徐进京会考,此次高中殿试二甲,任庶吉士,开启了官宦之路。

其实林则徐的官宦之路不是一路平稳,1820年林则徐担任江南道监察御史,因为河南巡抚琦善办事不利,导致河南发生水灾,林则徐未因琦善满族贵族的背景上书直奏嘉庆帝表其无能,颇受排挤。因而1821年,林则徐毅然辞官。

到了道光年间,道光帝了解到林则徐并破格为他复职。1823年,林则徐任江苏按察使;1827年任陕西按察使、代理布政使;随后任湖北、河南、江宁布政使,1832年任江苏巡抚;1837年为湖广总督。林则徐在此期间大展抱负、青云直上,为国为民,尽忠尽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虎门销烟

1838年,林则徐授命钦差大臣,在广东查处禁烟。林则徐当初在厦门担任海防同知书记就已经了解到走私鸦片的问题,并在江苏任按察使时就已经在江苏实施禁烟政策,林则徐可谓“中国禁毒第一人”。

鸦片撬开了中国的大门,掠夺了中国大量财富。由于鸦片贩子破坏和贿赂,导致清政府受贿、腐化,更加残酷的压榨人民,而且鸦片而严重的摧害了中国人民的身体和精神,当时不管人民、军队、朝中大臣甚至连道光皇帝都尝试了,鸦片已经摧残了中国的生产力。

这也是林则徐的心中之痛!林则徐在广东禁烟曾说:“若鸦片一日不绝,本大人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断无中止之理。”林则徐在广东禁烟,遭到英国殖民者的武力侵犯中国的举动,林则徐一边备战,一边禁烟,利用“师夷之长技以制敌”,屡败英军挑衅,并且缉获鸦片重量达1188127公斤,

1839年,林则徐将缴获的鸦片在广东虎门集中销毁,虎门销烟也成为打击毒品的重大历史事件。

中国的禁毒运动与美国又有什么关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独特的美国文化

上世纪70和80年代,美国的社会主流将毒品当成一种很正常的药品,这是一种可以给人带来快带的药物,当时的美国人将此认为是人类科学技术最伟大的发明之一。

80年代的美国纽约,可以说是毒品之都,毒品泛滥成灾,随处可见。当时的社会精英,比如华尔街、好莱坞等白领名贵到流浪汉无一不吸食毒品。开派对是为了什么?就是为了吸毒,不然你开派对干嘛?这一独特的美国文化,让毒品在美国得到了大力发展,源源不断的毒品涌入美国。

禁毒先驱铜像

这一放荡的社会风气终于引起了社会的强烈反弹,也包括在美国的华人。在美企业家黄克锵,经过两年不懈的努力下以及各界人士的支持和推动下,终于在1997年通过了纽约的申请议案,在纽约建立了林则徐铜像,成为西方世界第一尊禁毒先驱的铜像。

为什么会选择林则徐呢?大有深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首先,林则徐的虎门销烟事件震惊中外,林则徐的名气不只中国人熟知,外国人同样熟知,他不仅是中国的民族英雄,也是闻名中外的禁毒英雄。

其次,当时的美国已经认识到毒品的危害,并开始反毒禁毒,但是却缺失正面教材,没有一个榜样,所以当时的纽约政府在多重的考虑下,能推动禁毒工作,所以美国愿意将林则徐的铜像树立起来。

最后,林则徐基金会的创始者黄克锵先生,是一位华人,他想将鸦片战争的历史让世人知道,让世界的华夏儿女谨记中国近代耻辱史的开端,所以黄克锵先生也是突破层层困难。

纽约的林则徐铜像头戴清朝官帽,身穿一品官服,背着双手,注视前方,表达了中国人们不屈不挠的英雄气概,同时林则徐的精神也常在人们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