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真正的原因,其实在书中开篇的时候,曹公就借着贾雨村这个穿针引线的人物,给出了答案。他与贾府是同族,他一步一步靠近贾府,贾府的没落他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贾雨村曾经在智通寺看到一副对联,这对联写道:

《红楼梦》是一部人情世故小说,因为它总是在不经意间就能够让人看到自己的影子,在看到一个人一件事在一段时间的发酵之后,走向一个未知却可能的结果。贾府是成立了上百年的府邸,可是它却在经历了几代子孙之后就消亡了,贾府没有犯下什么大错,为何就走到末路了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身后有余忘缩手,眼前无路想回头

这句话初读很平常,但是细想却觉得大有深意。这句话的直白翻译就是“身后已有剩余的钱财,但舍不得放弃;等到眼前已经看不到退路了,才想要回头是岸”。

这样的情况其实是很多人都会面对的情况,在既得利益面前,很多人都很难放弃,心中不是不知道害怕,但是利益往往会迷惑了人的眼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王熙凤的人生用来解释这件事真的很恰当。王熙凤是王家的大小姐,贾府的琏二奶奶,可以说即便王熙凤不挣钱,靠着她的嫁妆她这辈子都足够吃喝了。可是王熙凤却是一个心中贪财无度的人,这不是她多么爱钱,而是她心中能够以积累财产作为人生价值的实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为有这个想法,所以她一直都在拼命地敛财。她可以为了3000两银子拆散张金鸽和太守之子的爱情,即便闹出来两条人命她也丝毫没有悔过之心,以后反而更加放肆;王熙凤那种贾府的钱和自己钱出去放账,不过她只是取到一分利,这算是不义之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王熙凤已经赚到了不少的钱,可是她在贾府的位置越高她就越停不下来,她的手伸得越长,她后来的结局就越惨。到了最后,她被查出了所有的罪证,她被一块破草席裹着就扔到雪地里去世了。

王熙凤轰轰烈烈的一生,最后就落到这样的结局。人生很长,很多事情“不是不报,时候未到”,所以做人不能太贪心了,君子爱财可以取之有道,但是不要为了钱而迷失了自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贾雨村的人生也应验了这句话。他算是官宦人家的一个缩影,最开始做官的时候,他虽然有贪酷之弊,但是还算正直纯良。可是在遇到门子教会了他,做官要找到“护身符”之后,贾雨村做官就不再认真了。

他可以做“糊涂官乱判糊涂案”;他可以为了讨要贾赦,以莫须有的罪名害惨了石呆子一家,抢走人家的扇子;他还靠着“为官不正之道”,一步步高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贾雨村因为眼前的利益,所以他忘记了害怕,就是不择手段的往上升,可是到了最后他的所作所为终于引起了朝廷的重视,他再也没有太平日子可过了,等待他的也只有牢狱之灾。

贾雨村是最先看到对联“身后有余忘缩手,眼前无路想要回头”的人,但他也是陷入利益无法自拔最深的人。

这副对联的内容很简单,大家也都知道该怎么做,但是真的事情到眼前,反而会不知道如何去做。这或许就是懂得所有的道理,却过不好这一生的原因了。

尤其是对于贾府这样的官宦之家,他们一路走来,一定能够看到很多大家族的兴衰起伏,但是不能够记得前车之鉴,所以他们也只能步人后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贾府在贾政和贾赦这一代,早就已经远离朝廷的是是非非,但是随着元春封妃,贾府登上了一个新的台阶,那么接踵而来会面对各种各种的诱惑,如果贾府没有抵挡住,那么最后的结果就是走到穷途末路。

贾府事事讲排场,花钱如流水,但又没有足够的进项产业,那么能够谋得钱财的产业也必然成为了贾府所需。贾赦派遣贾琏多次来返平安州,贾赦白白收下孙绍祖的5000两银子,这些事情都太过蹊跷。以至于到了最后,探春远嫁的功劳都不能抵消贾府的的罪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史记》中说“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权利和钱财这两样东西实在太美好,如果没有得到过,那么不会有过多的妄想,但是一旦拥有了,并且还得到了很大份额,那么就会很难让人放手了,所以这就忘记了“身后有余忘缩手,眼前无路想回头”的谶言。

做人做事要有底线和原则,心中把握好一个度,那么才能够保护自己和家人的平安和常乐。

作者:陌游常乐,欢迎关注:小说红楼,一起找寻红楼梦中有趣的人和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