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的专辑是给出确切答案,有的专辑则是留下若干疑问。窦靖童全新作品《GSG MIXTAPE》属于后者,此前在听专辑时我想的最多的就是寻找答案,比如“GSG”到底是什么?再比如,为什么是MIXTAPE?以及,窦靖童的音乐风格到底该如何归类?

此番《你好,GSG》线上音乐来得及时,它对于类似以上的疑问进行了详尽作答。虽然定位是线上音乐会,《你好,GSG》中实质加入了纪录片元素,通过窦靖童自述的方式阐明了关于她跟她音乐作品的方方面面。由此,整体观感非常奇妙,既是在看现场演出,又是在看一段音乐人的故事。

想要听懂《GSG MIXTAPE》,推荐各位去看《你好,GSG》,它跟它之间的形成了巧妙的关联,前者所表达的后者相应具象化塑型,并且完成了充分延展。如果你只是抱着看演出的念头观看,你一定会有意外收获。

因为,《你好,GSG》远不是停留在刻板地现场演绎的诉求,它是一个概念性强烈的影视作品。基于专辑概念进一步深化,最终形成了四个鲜明篇章的体系:Chapter 1 Role Playing(角色扮演),Chapter 2 Impermanence(无常之美),Chapter 3 Abyss In Dreams(梦的深渊),Chapter 4Healing Power(治愈之源)。如此设置的好处在于,能够为每首歌曲提供更加直观的注解,同时,也增强了整部音乐会的叙事意味。也就是,看过《你好,GSG》后,你会更加清晰具体歌曲所表达的内容,同时在感受现场表演的基础之上体验到歌曲深层故事的张力。

重点是篇章式的结构没有拼凑感,这得益于主线明确的布局,四个篇章,由《GSG MIXTAPE》中歌曲以及此前作品来完成填充,同时,篇章之间的连接依靠窦靖童的自述形成自然过渡。整体层面又由时间的推进进行串联,从白日到黑夜,一天的时限内经历了完整的情绪交替。

《你好,GSG》不仅好看,而且有深度。

而我个人尤其满足的是,在其中找到了诸多疑问的答案。

关于“GSG”到底是什么?这三个字母其实是在讲“Green Shy Guy”,按照窦靖童的说法,这是跟朋友聚餐时,一位小朋友给她的灵感,当时小朋友就叫她“Green Shy Guy”。她借此创作出了属于自己的Alter Ego,通过“Green Shy Guy”这个人物角色完成了整张专辑的讲述。这般创作契机一方面给予了她充分的表达自由,很多以“窦靖童”身份无法自然表达出的内容,通过“Green Shy Guy”就能够畅快输出。另一方面则是增强了表达的共鸣,《GSGMIXTAPE》里的歌曲可以是关于任何人,只要你对“Green Shy Guy”有所代入感。

窦靖童的角色代入是彻底的,这点从音乐会里的演出状态就有清晰体现。开场第一首歌曲《GSG》,且不谈她在运动过程中完成了极具表演性质的演唱,以及,在唱旋律跟唱说唱之间润顺的转化,听过录音室版本的各位是否注意到此番她出现了区别于原作的即兴?唱到兴起时她捏住鼻子模仿出了搞怪的人声,可谓是代入多元角色最高亮的表现。仅是这一首歌曲就足够显现出窦靖童日臻完满的表现力,具体说这表现力,里面有风格化的舞台感,也有成熟的驾驭音乐的能力。

这样基于现场场域的创新,还有很多。《CATS》这首歌曲,在专辑里属于迷幻绵柔的作品,而在这场音乐会里,窦靖童完全转换风格,奉献出了Punk式的摇滚感觉。说实话,此前我是担心这些作品会缺乏现场能量,毕竟大多都趋于内敛,不过《CATS》充分调动了窦靖童的爆发力,她在现场赋予作品以全新模态。同样展现这般爆发力的还有《HAPPINESS》以及《LONG DAY’S JOURNEY INTO NIGHT》等歌曲,以非常标准的摇滚状态传达出了迅疾跟躁烈。

至此,关于“为什么是MIXTAPE?”的疑问也就找到了答案。我记得在之前媒体采访里她就提到过专辑是取MIXTAPE中“收录不同音乐类型”的思路,今次的现场将这个说法落实,静谧或狂放,绵柔或肆意,她确实可以在不同类型之间徜徉游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进而就是关于风格的疑问,该如何定义窦靖童音乐的风格?这在此前两张专辑《Stone Café》和《Kids Only》时期就存在,来到《GSG MIXTAPE》依然会困扰很多乐迷。在看过《你好,GSG》后我想,风格或许根本就不是个问题,你看窦靖童并未刻意强调过音乐的归类,她谈得最多的是“感觉”。我的理解是,她并没有局限在某种特定的模式或者套路中,而是充分享受想象力所带来的馈赠,“感觉”说的是一种依遵真实内心的天然状态。

这种状态促使她区隔于常规的偶像歌手,她的创作是拒绝格式化,你很难听到她的歌曲里有通俗意义上的记忆点打造。她的表演是不安于条框的,完全沉浸到音乐里,身体就听从于本能得到充分释放,她甚至可以躺在草地唱完《BLOOMING》。《你好,GSG》中的设计很好地强化了她的这种特质,首先,将演出的主场景设置在废弃酒店里,整体氛围散发出跟窦靖童音乐相匹配的异质感。其次运镜方式颇具One Take式的流畅感,完成实时的真实记录。从观演的角度来看,这场“野生”音乐会极尽奇异想象力与充沛动态。或者直接说,《你好,GSG》达到了电影级别的视听效果。

依我看,《你好,GSG》正是以电影的逻辑跟手法来拍摄专属于窦靖童的音乐故事。就此传达出重要讯息:音乐不应该只是三分钟歌曲的体量,还应该更加丰富。恰如《你好,GSG》,根植于歌曲主题塑造视觉艺术,流畅的观感,艺术的享受,还有内心世界的解锁。从这个角度来讲,《你好,GSG》也回答了终极疑问,窦靖童究竟是怎样的音乐人?

因为出身背景,“星二代”这样的标签自然是不可避免,但经过此番演出以及自述的呈现,你会发现,单纯的“星二代”对于她而言过于片面。诚然,她属于新世代中偶像气质拔萃的代表,除此之外,她还有足够的思考力,感染力以及治愈力。关于思考,她谈到了“自我”,“自我的这个东西是一个猛兽,你如果不断的去喂它,而且甚至拿音乐去喂养它,那我觉得这个东西就变味了”,这是在说什么?是在讲,音乐人创作不应当过于封闭,应该尝试着沟通跟连接,《GSG MIXTAPE》就像这样,以讲述自我成长故事的方式触发听者的体验共振。

关于感染力,《你好,GSG》里每一首歌曲的演出都是一番确认,确认了窦靖童相当出色的舞台姿态,她的感染力不属于粗暴的冲击,而是情绪充沛的带动,带领着你跟她一同进入到歌曲所营造的世界中。这其中当然还有演出场景设计的助益,四个篇章分属不同的空间,有的充满生机,有的略微低沉,有的又是梦幻气息,尤其是Chapter 4 Healing Power(治愈之源)部分,演出的场地完全是幻境。极其超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关于治愈,单独提炼出来是因为音乐的本质是沟通,是关联。窦靖童明显深谙此道,所以她说“音乐是带来治愈的”,这种治愈绝对不是盲目地煽情,而是以真诚来引起共鸣。个性十足的她,不满足于音乐形式上的酷跟特别,专注于挖掘情绪联通的可能性,你是否注意到在《你好,GSG》里有一个贯穿剧情始终的“Green Shy Guy”小人偶?窦靖童表演时出现在话筒支架上,她躺在草地上唱歌时它也就躺在旁边,这样的细节设计充满了陪伴式的暖意。

就像她的音乐,或许风格元素显得另类不寻常,但内里内容却是十足的亲和。少年内心世界的黑暗与热情、悲伤与幸福、绝望与希望,在此尽显。在《GSG MIXTAPE》里她是以“Green Shy Guy”的角色在讲故事,更是以同伴的身份在传达诚意。因为真切,因为没有娇饰,窦靖童的一切传达都显得可信,有说服力。

《GSG MIXTAPE》汇聚了符合她年龄特质的无局限的想象,《你好,GSG》则是突出她超龄的成熟。我个人印象深刻的一个点的是她反思自己对于音乐的认知,讲自己落入到什么是厉害的什么是不厉害的二元对立的概念陷阱中。这表明,她很在意创作的纯粹性。对于还处在快速成长期的新生代唱作人而言,追求纯粹是一种比冒险跟突破更加可贵的意识。

最终你会明白,支撑窦靖童音乐中爆发力跟艺术性的,就是这种纯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