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立春》着重刻画底层社会人物的悲哀,亦在揭露大时代背景之下的不公平现象,悲剧色彩浓郁,引人深思。故事情节平实而独具现实意义,每个人物角色性格鲜明特色,追逐梦想的执着精神令人敬佩,爱而不得同样使人感同身受,警示人人可以认清现实,并非所有的美好事物就会适合自己,人生在世,生活最重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电影立春》由一个小人物开启故事,讲述了身居县城中一个相貌丑陋,身怀才华,大龄剩女音乐老师王彩玲

的追梦之路,她除时常沉醉在自己歌声中,无外乎没有一丝闪光点,因为相貌问题,不被人看好,无人愿意与之接触,从而更加加剧其去北京发展的决心毅力。然而生活总会和自己开玩笑,随着一次次深受打击,王彩玲最终认清现实,拥抱生活,最后过起了正常人生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立春》顾名思义,寒冬过后,春意盎然,处处存在着生机与渴望,王彩玲也不例外,他对于艺术的狂热追求,与充满生命力气息的春天有着不可言说的契合。身处于改革开放后时代中,人人都对生活充满着格外热情,王彩玲不被所有人看好,想要一飞升天当凤凰,奈何麻雀始终都是麻雀,尽管扑腾一番,仍然不能完美蜕变。王彩玲的求学之路艰难,多次被拒之门外,砸锅卖铁想要换取北京户口,却丝毫没有任何起色,只是让生活更加窘困而已,无疑反映出当时社会底层小人物追求梦想的艰辛与不易,城镇与小县城之间明显的待遇差距,残酷而现实。王彩玲的悲剧亦是被形式所迫,同样是时代悲剧,将有才之人埋没在漫无天日的黄土之中,从而酿成了一个又一个悲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人人都会被潜移默化影响,影片中与王彩玲同病相怜的人,是对舞蹈情有独钟的胡金泉,俗话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在该处却也并不适用,所有人因环境思维限制,认为胡金泉有同性恋之嫌,荒唐而滑稽,他们同样是造成胡金泉悲剧的助手。所有人因王彩玲丑陋而避之不及,甚至嘲笑讥讽她,看脸下饭无疑是这个社会的悲哀,将人性的丑陋直白表露出来,相比自命不凡的王彩玲,民众更为可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王彩玲的悲剧同样由自己亲手造就,因有一口好嗓子便躁动不安,自认为自己与众不同,时常陶醉于自身世界中,对于同样相貌不扬周瑜的追求视若不见,反而对屡次失败却拥有好皮囊的黄四宝情有独钟,可以说自己错过了人生的美丽景色。王彩玲最大的缺点在于她不能正确认知自我,在一个完全没有竞争力、参照物的小县城中展露头角,便洋洋得意,目光短浅,不知外面世界强中自有强中手,她虚荣,谎称自己在北京处境有多好,实则却是自欺欺人,看不清自己内心,找不到自身定位,的确是很悲哀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王彩玲的一句:“每年的春天一来,实际上也不意味着什么,但我总觉得要有什么大事发生似的,但我的心里总是蠢蠢欲动,可等春天整个都过去了,根本什么也没发生”,听后莫名觉得尤其心酸,她的苍白与无助都尽收眼底,这是时代对她的不公,更是嘲讽自身对梦想的追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虽然《立春》是一部悲剧,却不可否认王彩玲等人对于梦想的追逐与执着,看似不起眼的小人物,在追梦这条道路上却是坚强有力。包括王彩玲最后在伤痕累累之后,终于回归最本质生活,随之她脸上也露出了会心微笑,无论她是真放下,还是迫于生活无奈而放弃,但平凡生活才是她的最终归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电影《立春》通过刻画一波社会底层小人物,不仅揭露社会中存在的缺陷,且故事主人公的人生遭遇,凄凉而具渲染力,直击人心。我们不妨设想一下,如果王彩玲长相美貌,那么她的遭遇是否会截然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