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说,应该没有什么书比手捧一本《诗经》或《易经》来得浪漫。在我看来,《诗经》是情感,《易经》是天地之道。我们的祖先,以诗歌“歌以咏志”,以卦象讲述天地万物的生生不息之变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易经》,对于读书人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易经》有“群经之首”的美誉,因为不懂《易经》这本古代典籍,几乎无法读懂我国传统文化的任何经典。比如诸子百家、《大学》、《论语》等孔孟经典,比如佛学,比如道家的《老子》、《庄子》,再比如现在大家为了健康读的《黄帝内经》,《本草纲目》、《伤寒论》等等。

原因在于,我们传统文化的传承延绵不断,其中内涵的“天人合一”的思想、“阴阳、五行”学说等等一直以来都是一脉相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读《易经》,才能理解我们民族精神的源头

《易经》是上古时期的学术思想,经由几千年的历史发展演变,传承至今。历经了无数杰出智者的整理、注解,可以说是融合了我们祖先,祖祖辈辈的智慧,是智慧的结晶。

将先人对天地万物发展演化的规律,归纳总结成书,而成《易经》这部典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乾卦为天,坤卦为地。一阴一阳谓之道。由此,开始了我们中国人眼中的世界,一分为二的看待这个世界,不偏不倚的看待这个宇宙。说话、做事、言行举止,莫不如是。

有人说我们中国人含蓄,很少正面回答问题。其实是因为我们知道“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因为我们的源头,《易经》里面讲得很清楚,世界一直在发生着变化,而且这种变化永不停息。

外界环境一直在变,条件一直在变,怎么可能会有完全确定的答案呢?我们的文化,讲的就是在变化中求生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易经》的“用九”“用六”,完美的体现了传统文化中的实用主义思想

传统文化中的实用主义,在《易经》的“用九”、“用六”中,体现的最为明显。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几乎很少关注“没用”的东西。

用九。见群龙无首吉。——乾卦
用六。利永贞。——坤卦

在《易经》中,每个卦象都有六个爻,但是在乾坤两卦中,在第六爻之上还有第七个解释,那就是“用九”、“用六”。这体现了我们传统文化中,“用”的思想。但是这种用与我们通常说的“用”又有所不同,这是一种“大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种大用,是一种超然物外的思想,不受卦象的约束,返璞归真,为大吉。“乾元用九,天下治也”;“用九,天德不可为首也”;“用六永贞,以大终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无论用九还是用六,都是主张在深入理解,掌握阴阳变化规律的基础上,能够超越规律进入一种更高的境界,不受任何束缚,如孔子所说,“君子不器”。就像武侠小说里描述的,最高级的功夫,已经没有招数,不再拘泥于任何外在的形式,进入一种“化境”。

而这种“化境”,体现的是我们传统文化里的实用主义,化有形为无形,一种高级的自由的境界。

我想,读《易经》的意义也在于此,最终达到一种无形的生活中的应用,方为“大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