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古人的医疗水平不高,再加上平时舞枪弄剑,很容易受伤,而这种伤害大多数都是外伤,没有致死那么严重,这个时候就要在伤口上敷上一层药膏来减缓疼痛。

在清朝时期,就流行一种神奇的特效药——金创药。所谓的金创药,也俗称刀尖药,从名字可以看出,肯定是和金属有关的。古人被兵器擦伤流血不止,而在五行之中,金又代表着兵器,创代表伤口,于是金创药其实本质上就是治疗跌打损伤的药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么有的人会问,为何清朝时期的金创药如此流行,后来又消失不见了。想要说明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看一下金创药的由来。在清朝统治中原的时期,多尔衮曾经下令“剃头”的命令,而当时的剃头技术并不发达,很多时候仅仅一把剃头刀也并不安全可靠,所以有些人的头皮被意外割破是常有之事,就会为其敷上各种止血的药物。

而金创药在当时十分的常见,再加上止血效果好,就会被广泛使用。甚至寻常的老百姓家中,也知道这种配方,有时候自己干农活不小心摔伤,也会在伤口上敷上一些来止痛消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以这么说,在当时金创药可不是什么紧俏货,正如武侠小说里的药店,或者是行走江湖的高手大侠,这金创药可是随身携带的必备物品。

既然金创药效果这么显著,那么为何后来金创药会失传呢?其实关键原因在于金创药的配方——龙骨。很多人听到这2个字,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龙的骨头。莫非这龙骨真的是龙留下来的?

事实上,龙骨其实是一个优雅的药材名。我国古代的中医文化,其实在起名方面是很含蓄和优雅的,比如石膏作为一种清热药,古人称其为“白虎”,胡椒称其为“古月”,肉桂又被叫成“桂心”等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西游记》中就有这样一个桥段,师徒四人来到了朱紫国,国王患了三年的头痛,孙悟空就开始悬丝诊脉,后来还用锅底灰、马尿作为药引子,并且称锅底灰为“百草霜”,马尿美其名曰“马兜铃”,使人看后忍俊不禁。

这就是古人命名的艺术所在,我们再回头来看前文说到的龙骨,其实也不是龙的骨头,而是一些动物的骨骼化石。至于是什么动物,可谓是五花八门,比如牛、大象、犀牛、三趾马等等。

这些龙骨在古代可是随处可见,随便挖一挖就能得到一块,所以当时的金创药还是十分普遍的。可是到了后来,有一人在龙骨上发现了玄机,此人就是晚清大臣王懿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王懿荣不但为官正直,而且又是一位收藏家。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王懿荣感觉身体不适,在鹤年堂抓药的时候,就买到了龙骨这种药材。他买回家中本就想当成药引子拿来服用,可是无意之间发现龙骨上有很多弯弯曲曲的文字。本身王懿荣对古董这方面就有研究,而看到这些文字,立刻觉得这些龙骨不那么简单。

于是他开始大量收购龙骨,并对其研究后得知,这上面刻有的是商代的甲骨文。此发现轰动了中外学术界,把汉字追溯到1700多年前的殷商时代,而王懿荣也成为了甲骨文研究的重要奠基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王懿荣本打算好好研究一番,可是在第二年,也就是1900年,八国联军攻入北京,慈禧慌忙出逃,王懿荣上书绝命词,当东直门被八国联军攻破后,王懿荣回到家中服毒自尽,以身殉国,时年55岁。

王懿荣是朝廷的命官,在生前因为高价回收龙骨搞研究,已经是倾家荡产,他的儿子为了还债,就开始大量出售龙骨。当时龙骨上刻有甲骨文的消息不胫而走,王懿荣的好友刘鹗为了周济王懿荣的儿子,于是花了高价回收了这些龙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后来龙骨作为一种文物,被保存了下来,而龙骨上的文字,也作为研究甲骨文的有力依据,当然不能再做金创药的配方了,所以金创药在后来逐渐失传。

其实金创药的失传,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是另一种文化的兴起。金创药虽然已经不见,但是甲骨文却让很多人脑洞大开,历史就是这么的神奇,当一件事物失去的时候,总会有其他的事物来顶替。

  • 今日话题:你见过或者使用过金创药吗?

文 | 国学大观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