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1日18时02分,迎冬至节气

《冬至:迎福践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冬至,不仅是最早被确立的节气,最古老的节气,也曾经是最隆重的节日,甚至“冬至大如年”

对于冬至节的规格,各个朝代、各个地区,说法各有不同。唐宋时期,公共假期多与节气相关,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各放假一天,夏至放假三天。而冬至的节日氛围最浓厚,放假七天(过年也是七天),也算是一个“黄金周”了。

但总体而言,冬至节,往往是南方热闹,北方冷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冬至在唐宋时期是重大节日,在明清时期已沦为普通节日。北方民间甚至已经不再把冬至当做一个节日,冬至的时候吃碗馄饨,已经是冬至习俗唯一的存在感了。

但在南方,人们还几乎像欢度除夕一样,欢度冬至夜,依然保持着“冬至大如年”的规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冬至有三层含义,一是阴极之至,阴气最盛的时候;二是阳气始至,阳气萌生的时候;三是日行南至,阳光直射点最南的时候。

从全国平均气温来看,冬至仅次于小寒、大寒,是二十四节气中第三冷的节气。

冬至到了,万物都在闭藏、休眠,大家相互之间最好能够做到“静而无扰”。似乎冬至时节,好好在屋里待着,便是一种美德。既是呵护自己,也是爱护“别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前进入冬至,人们开始数九。

一天天数着日子,可见是最难熬的日子。

从前,冬天可能是最能打磨人们心性的季节。农耕社会,春播、夏管、秋收,繁忙劳碌,人们往往无暇品味时光。只有冬季,是一段长而闲的时光。在寂寞的自处中,人们才有着一份气定神闲的状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画九、数九,其实是冬日里情趣盎然的休闲生活。

数九,主要有九九歌谣与九九消寒图两种。

至今仍在广泛流传的华北版本的九九歌:

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雁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一种九九消寒图,像九宫格一样,每个格子里有九个圆圈儿。每天涂一个圆圈儿,相当于在圆圈儿记录当天的天气实况。

这种消寒图,在迎候春的过程中,也算是随手涂抹的一份过冬日记吧。

还有一种九九消寒图,是画上一枝素梅,再画出八十一个梅花瓣儿,每天用彩笔染一瓣梅花,都染完后,春天就来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数九,是中国古代最长的一种数日子的“游戏”。这81天,统称“数九寒天”。

苦寒的年代,人们希望以这种雅致和闲适的方式,捱过漫长的冬季。很想把无趣过成有趣,把难受变成享受。好在,数着数着,可以等到奇迹,寒尽春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冬至过后

白昼越来越长

虽然数九寒天在前方

我们对温暖的春天

有了更深的向往

总有一种力量

让我们带着希望与干劲

跨越寒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