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端午节跟春节、清明和中秋一起被并称为我国传统的“四大佳节”,其实端午节的起源并非大家所熟知的屈原投江,而是跟夏至这个节气有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每年的农历五月随着气温的上升,正是各种毒虫和病菌开始活跃的时候,而端午节又是一年之中太阳最盛的时候,按照古人的说法“盛阳是万恶之源”,所以端午节也被称作“恶日”,因此在端午节这天大家会悬挂辟邪防病的中草药,以及兰汤沐浴,以便达到驱邪防病避灾的目的。

中华民族是龙的传人,因此龙在民间一直是吉祥如意的象征,而端午节也有很多跟龙相关的习俗,比如龙舟竞渡等。

今年是甲辰龙年,按照五行学说,甲辰属木,木为青色,因此今年是60年一遇的“青龙年”,而端午节这天也是天上的苍龙七星宿位于正南中央最明亮的时候,所以今年的端午节也就有了“飞龙在天”的美好寓意。

今年的端午节是公历的6月10日,而按照民间天干地支纪年法则是甲辰年庚午月乙巳日,也就是龙年马月蛇日,而龙马精神则是人们特别推崇的一种精神面貌,所以今年的端午节可以说在日期上是比较吉祥的好日子。

中国人都比较看重生肖和属相,属龙的人在十二生肖中更是被大家所推崇,而今年是青龙端午,跟属龙沾边的属相有属蛇(小龙)、属鸡(龙凤呈祥)和属马(龙马精神)的,所以青龙端午,这4个属相要交好运,记得:1要躲,2不空,忌3事,图个吉利安康。

“1要躲”

端午不躲午,往后是非多”,这是民间关于端午节当天的一个有趣习俗,就是在端午节这天,身体不好的老人、小孩和妇女要躲一下正午的太阳,因为这天的阳光比较毒辣,避免被其灼伤。

其实端午节“躲午”除了要躲避正午的阳光外,也要注意躲避一些容易毒虫,以及少去比较晦气的地方,端午节当天属龙、属蛇、属马和属鸡的人,除了要躲避正午的炙热的阳光外,还要记得没事别去阴暗潮湿的地方,以及像去医院探望病人这样的事也要少做。

“2不空”

一,家里门窗不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端午节是驱邪防病避祸的日子,因此端午节的传统习俗就是要在门窗上悬挂艾蒿、菖蒲和桃树枝这样,在民间据说有驱邪防虫的东西。

端午节大门上空空如也,显得家里人气不旺,而且家家户户门窗上如果都悬挂的话,单独几家不悬挂也显得没有过节的气氛。

端午节的艾蒿、菖蒲和桃树枝在采摘时也有讲究,就是不论是进入五月初一就采摘,还是端午当天采摘悬挂,都要选择在太阳没有升起时采摘悬挂,否则这些物品的作用就要大打折扣。

二,身上不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端午节素有在身上佩戴香囊和五色绳的习俗,因为端午节堪称一次全民卫生节,家家户户都会打扫卫生,而人们也会兰汤沐浴,这有去除邪祟和清爽身体的寓意。

因为今年是青龙端午,在民间有本命年穿红的习俗,而跟龙沾边的其它三个属相,这天也记得戴上五色绳或佩戴香囊,这些民俗用品都是带红色的,也有除去灾祸和霉运,往后日子越过越红火的寓意。

“忌3事”

一,忌生气吃粽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粽子是端午节特定的节日美食,端午节当天家家户户都会吃上点粽子应景,而作为用糯米制作的粽子,本身就属于不太好消化的温热性食材,因此吃粽子时最忌讳哭闹和生气时食用,这样很容易消化不良造成身体不适。

每年一到端午节的时候,我们这里的老人都会叮嘱家里的孩子,吃粽子时不许哭闹和生气,除了粽子不易消化外,还有一层意思就是端午节本身也是一个祭祀的节日,这样的节日哭闹和生气也显得不吉利。

二,忌去别人家串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端午节这天家家户户都会悬挂一些辟邪的民俗用品,比如小苕帚和五毒香囊等,而且也会进行一次大扫除,把家里收拾的干干净净,以便不给毒虫和细菌滋生的机会。

端午节当天去别人家串门,家家户户都有艾蒿、菖蒲、桃树枝或小苕帚等物品,这个时候本身就是本命年或跟龙这个属相有关的人,就显得多少有些不舒服和不吉利,而且端午节本身就是一个祭祀和家人团聚的日子,这样的日子去别人家串门也显得不懂规矩,所以端午节就别去别人家串门了。

三,忌摸别人的头

端午节是阳气最盛的一天,而民间传统认为头部是一个人身上阳气最盛的地方,而端午节是驱邪避灾的日子,这样的日子是不能去摸别人头的,有给人带来灾祸的不好寓意。

端午节这天不要去摸别人的头,尤其是小孩的头,因为这天很多孩子都会点上朱砂或雄黄酒来寓意驱邪避祸,而去摸别人头不仅不礼貌,还会引起别人的不满,尤其是孩子家的大人会比较介意这件事。

今年端午不一般,属于60年一遇的青龙端午,跟龙有关的属相都会交好运,记得:1要躲,2不空,忌3事,图个端午安康,平安顺遂一整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