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钱孙李,周吴郑王。冯陈褚卫,蒋沈韩杨。……”

百家姓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了,姓氏文化作为中华五千年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个家族血脉的传承,除了一些常见的姓氏,你知道在我国姓氏中,还有一些很有意思的姓氏么?在传统文化当中,虎一直是权力的象征,被称为“万兽之王”,虎姓族人也因为他们的姓氏,一听就觉得威风凛凛。

虎姓起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源自姬姓,以祖先名字为氏。在《左传·文公十八年》记载:“高辛氏有才子八人:伯奋、仲堪、叔献、季仲、伯虎、仲熊、叔豹、季狸。忠肃共懿,宣慈惠和,天下之民谓之‘八元’。”这八个有才气的人都是辅佐郡望的治世能臣,在尧称帝后,八人退隐,知道舜称帝是,伯虎族又因为帝舜启用旧臣所以复兴。这一批虎氏族人还是读hú的。

源自忽姓,改姓为氏。根据《元史·氏族表》记载,元代名臣之后有忽辛、忽先,他们的后代有一些人以“忽”为姓,后来改为“虎”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源自回族,改姓为氏。回族中就有虎氏,据文献《回回姓氏考》记载,“唯成都虎氏,音不读虎而读猫音。”,在四川成都地区的回族忽视他们都管自己叫猫,可能是跟大熊猫住得近所以叫猫显得更加亲切吧!

源于祖先官职封号。云南邵通的《虎氏族谱》中记载:“吾祖奉请来朝,唐王亲封虎威将军……故此子孙永远姓虎”。这一批虎氏族人都是“虎威将军”的后代,为了纪念祖上的官职和威风所以以“虎”为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虎姓族人不是所有的人都说自己姓māo,一般是四川贵州等地的虎姓族人会自称māo,北方一些虎姓族人还是读hú的。邵通的回族虎氏族人往返于四川云南做皮货生意,为了避免“与虎谋皮”的意思,所以他们随机应变开始自称姓猫。而在古代,我们也习惯于将老虎称为大猫,为了表达对老虎的敬畏,所以读做māo。

在民间传说中,虎和猫原本就是一家的,甚至也有虎姓祖先认为,猫是老虎的师父;老虎过于凶猛会伤人,叫“虎某某”显得不吉利于是把虎念成猫。不同的虎姓读音也表明同一个姓氏有不同的姓氏来源,更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源远流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