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阵子,关于今年春节:「非必要不返乡」倡议,提倡「就地过年」等话题,在各个大平台都不止上了一次热榜,各种声音都有。

“春节的脚步越来越近,你会回家过年吗?”

有些网友表示“心情复杂”“道理我都懂,但还是想回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目前目前,全国已有29个省区市先后提出了“就地过年”的倡议,包括北京、天津、上海、河北、河南、山西、山东、贵州等。

2021年春运将从1月28日开始,3月8日结束,共计40天。而铁路部门也对火车票预售期作出新的调整,调整后的火车票预售期为15天,开车前8天及以上退票免费。

疫情当前,为尽可能留下返乡人员,有的城市向留守人员提供暖心举措,发放过年红包、现金补贴、食物消费券、免费旅游、免费乘坐公交车等,还有的对节假日坚持上岗生产的人员实行“高额加薪”,比如,厦门一家企业拿出人均5000元人民币奖励“留厦过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各地为了倡导“就地过年”避免造成疫情的传播与反弹,让更多的人关注到了防疫的重要性,更是费心思,各出奇招,其中最为亮眼的莫过于红色大横幅的标语,可谓既有创意又非常接地气。除了中规中矩的“倡导原地就地过年,非必要不返乡”,还有不少动之以情的硬核标语,我们一起来看看都有哪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是否被逼婚?是否被相亲?何以解忧,唯有留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没有攀比,没有纠结,唯有留守,逃过此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回家是冒险,钱包还会扁!过年留公司,亲情不会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今年过节不回家,待在公司挣钱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与其返乡隔离十四天,不如留苏多赚四五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留深过年好处多,健康吉祥又轻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疫情防控尚未到放松时,打了疫苗也要佩戴好口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聚会控制在10人以下,见屏如面,平安过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外地来客要报告,避免疫情不知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亲戚不走,来年还有,朋友不聚会,来年再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坐在家里,就是贡献,亲戚不走,

来年还有,朋友不聚,微信可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国家有难,暂不添乱,宅在家里,就是贡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神仙也要戴口罩,疫情不是开玩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今天到处串门,明天肺炎上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口罩还是呼吸机,您老看着二选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出门等于自洒,回村等于洒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出村打断腿,犟嘴打掉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带病回乡儿郎,传染爹娘丧尽天良

其实拉横幅归拉横幅,大家都明白有关单位希望大家留在本地过年,尽量减少流动性。

不过对于有一颗迫切想回家过年的心的人,是人之常情。“有钱没钱,回家过年”,这句话说出了多少背井离乡的人想回家过年的愿望,因为过年回家对很多人来说包含了太多的情感和情绪,仅靠这些“硬核”标语并不能打消那些强烈期待回家过年的人们的热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这样的“劝阻”,并不说让大家都不要回家过年了,如果真的要回去,一定要先搞清楚:“异地回乡是否需要做核酸检测”、“中高风险地区回乡是否需要集中隔离”等问题。

冬季是疫情的反弹的高发季节(主要就是人员流动造成的),尤其境外输入病例增多无症状感染者潜伏着、加上有的人放松警惕,麻痹大意,现在又春节要碰在一起,是一年中全国性的人口流动最大的时候,如果防护措施不当,我们控制疫情的难度就会加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还有,就算今年能回家,出门走动去亲戚家聚会的可能性也不是太大,在这么特殊情况下,我们都要明白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是靠每一个人的贡献和付出。

期待各地政府和企业再多出台一些实实在在的惠民政策和福利补贴,解开群众的“返乡心结”,让大家心甘情愿地为防疫大局做出就地过年的选择。只有所有人都明白这么做的意义,才会自觉地去做,这比写一些“硬核”标语,去逼着这些渴望返乡的人就范更有劝服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止是为了自己,也是为了自己的所爱的和想保护的家人。

最后一起看看其他吃瓜群众的标语:

今年过年不回家,2月收入更可观。

风雨同舟保订单,保家保国报平安。

留守,留守,你值得拥有。

留在当地过个年,不给家人添麻烦。

宁愿把脑壳睡扁,也不要出去冒险。

宁愿把沙发坐破,也不要出去惹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