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8日,记者从广州市中心区交通项目管理中心获悉,作为国内首座全断面浇筑内河沉管隧道,车陂路—新滘东路隧道工程首批两节重达6万吨的“巨无霸”沉管(E3、E4沉管)于近期浮运出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该两节“巨无霸”沉管在去年12月下旬完成起浮。今年1月18日,E4节沉管顺利出坞,E3沉管则安排在1月21日出坞。

记者在现场了解到,1月18日的10时,项目施工方开始启动E4沉管浮运前的准备工作,约五个多小时后潮位将达到浮运要求,E4管节绞移至指定区域,18时30分完成系泊。整个浮运出坞过程历时约8.5小时。

车陂隧道项目的沉管预制“移花接木”了港珠澳大桥关键技术——全断面预制。中交四航局项目部聚焦全断面浇筑模板工艺进行全新设计,攻克了众多技术难关,首次实现了将全断面浇筑技术应用于广州市内河沉管预制的历史性突破。

施工方介绍,车陂路—新滘东路隧道共有4节沉管,分两批次浮运安装。此次首批两节沉管完成浮运出坞后,离2022年底隧道建成通车的目标又近了一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车陂路—新滘东路隧道工程是广州市首个采用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实施的过江隧道项目,由广州市中心区交通项目管理中心负责组织建设,施工单位为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工程(黄埔大道至新港东路)设计范围南起新港东路,北至黄埔大道,道路等级为城市主干道,全长约2.07千米,其中隧道段长1547米(含沉管段492米),道路规划宽度60米,双向6车道,设计车速为60千米/小时。

隧道预计于2022年底建成通车,开通后可从车陂路直通新港东路。目前,从车陂南路到江对岸的琶洲保利洲际酒店,需绕行科韵路和琶洲大桥,开车大约15至30分钟,上下班高峰期经常拥堵。

待隧道完工开通后,通行距离大大缩短,通行时间仅约1分钟,将成为连通黄埔、天河、海珠、番禺交通动脉的重要结点,对于提高广州市环城快速交通线的效率,连接大湾区珠江西岸大通道具有极为重要的战略意义。

【南方+记者】郑慧梓

【摄影】符超军

【通讯员】文春武

【作者】 郑慧梓;符超军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