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高风险”客户有一些明显特征,如果碰到特别麻烦的,生意不如不做。

做服装定制,有些客户难以应对,多生周折,甚至退货都会发生。作为定制店老板,有必要心里先有一个判断,以便早做准备。

在某些情况下,比如给客户延期了、衣服尺寸做错了、衣服有明显质量瑕疵,这些属于明显的店家责任,客户质疑店家,找定制店责任,都很正常。我想:如果定制店的日常管理连这类问题都无法避免,那就真的需要反省自己的管理问题。

而有时候,定制店的工作已经尽可能做的尽善尽美,但是由于客户过于挑剔,或者其他的原因,仍然会出现一些纠纷,这些客户可以称之为“高风险”客户。

下面举些例子,更多的案例欢迎在留言里补充。

1、有老人陪同并且占据话语主动权的。比如“妈宝型”男士,一切听妈的。这种情况下,有些老人非常有主见,并且很强势。经常见的情况是衣服效果蛮好,但是老人非得说“衣服我不会做,但是我还是会知道看,你做的衣服怎么能这样差!!?”。

2、多家店体验都不满意的。这种客户一来就说在谁家谁家做了衣服,质量做的很差。然后又会左问右问你们质量如何,靠不靠的住?显得一副“我要求不高,只是你们裁缝界无人”的样子。

3、夫妻、男女朋友同行且言语间显得很挑剔的。来定制衣服的顾客,很多是男女士一起而来,尤其是准备结婚的衣服。如果在两人对话间、或者与店员对话时,显得要求非常高,甚至非常刻薄的。店家需要特别小心。

4、客户言辞不礼貌的。有的客户过来就以“上帝”姿态自居,要求店员做这做那,“我花钱买衣服,你就得让我满意啰”,这种心态失衡的客户也需要谨慎。

5、把半定制当全定制买的。有的客户对服装定制比较懂行,要求会很细,关注的问题也会是一般客户不会关注的细节。在这个时候,如果定制店过度承诺的,也会埋下隐患。

发生以上矛盾时,轻则修改,重则重做,甚至退货。除了金钱成本外,时间成本也是非常高昂。

而为了规避如上风险,定制店需要:

1、增强自己的专业能力。在客户挑问题时,以业内人士或者专家的姿态,说清楚哪些是不可能实现的。

2、提高沟通技巧。好的沟通不是回避问题,而是擅长换位思考,有理有据有节地给客户讲道理,而不是一味坚持自己的观点。尽量求同存异,达成共识。

3、做消费者预期管理,降低消费者预期。事先给客户打好预防针,指出衣服可能会是什么效果,不要做过高承诺。

总之,定制店老板,在培训同事时,有必要就各种“高风险”客户类型以及具体的消费场景给大家描述一下,在碰到有以上苗头的客户时,最好是先把丑话说在前面,如果客户还是没有降低预期,可以考虑推掉这笔订单。

有时候,有些生意是注定要赔的,不如不做。

更多其他的案例,欢迎留言,让定制同行们引以为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