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明·何震 柴门深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明·何震 柴门深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明·何震 柴门深处

何震和他师之友之的文彭,是明清流派篆刻的开山人物。文彭刻石我基本未读到真品,而何震的篆刻原石还见到过一些。何震之印历来贵过金玉,一是他堪称首批公认的职业印人,二是他名盖文彭。彼时好印之贵胄都以得其一印为荣,寓有千秋共传的意味。

此“柴门深处”印的是何氏所作,石为青田灯光冻,属叶腊石,性洁莹,尤适刀。然四百多年的风霜,被我喻之为清纯的西施美人,毕竟也人老珠老,满是零丁沧桑相。一九七三年友来告,有其师得之于师公钱瘦铁的馈赠,知我好印,愿为我撮合。约过半月,传话:他师母要价二十元。其实二十元在当时也颇昂贵,记得一件张瑞图的六公尺长卷,也仅索价三十五元。然我嗜印若命,还是咬咬牙将其收入了我豆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明·何震 芳草王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明·何震 芳草王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明·何震 芳草王孙

在明清流派篆刻史上,我们往往将文彭与何震并称为开山鼻祖。文彭刻石印是在中晚年,存世作品极罕,为世公认的那方“琴罢倚松玩鹤”石印,也还有学者提出过质疑。同样,何震则纯刻石印,我还读到过他自编的《何雪渔印存》的残册,而如今存世的作品也仅二三十方,可谓是寥若晨星。

二〇一八年春,有赴日本的文化交流活动,适逢一拍行预展,顺便浏览一过。见有一堆破旧石章,计十六方。取出睇视,其中居然就有雪渔(何震)款的一方老青田石印,印面刻“芳草王孙”篆法师汉,用刀峻劲,线条之起讫处多是何氏惯有的燕尾习气。款作“丙申夏日制于滌砚庭中。雪渔”,纯是何氏特有的以切刀转石而不转腕的手法为之,且款字之特性也与其存世的印作一致。诸端细审,的是何氏真品。再看其标牌,注明是“无底价”,价廉至极。

这可是天赐的石缘。我告学生:这一堆印请你去为我拍下,价格是“势在必得”。学生茫然。两日后学生电我,以十八万日元(约一万两千元)拍下。我喜出望外地告诉他,一堆破石印只为了这方“雪渔”印,未先告你原委,怕走漏风声故。拍场诡谲,不可不防也。“丙申”为一五九六年,时何震六十二岁。“芳草王孙”的受者疑似为滌砚庭主人,惜查考无果,有待来日吧。

天下没有“万宝全书”式的鉴家、卖家,只要有交易,“漏”总是有得“捡”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