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手机快没电了”

看到这句话,你有没有浑身一激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电量焦虑绝对称得上是当代年轻人的一大焦虑来源。对大部分人来说,科技的进步让手机更有趣,手机使用时间也越来越长,可是续航却没有显著提升。

尤其对于 iPhone 用户来说,别人家是“充电五分钟,通话两小时”,可自己却是“充电两小时,通话五分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作为普通消费者,虽然我们没办法解决手机的续航问题,但是缩短充电时间还是可以做到的。

往年,iPhone 的原装充电器被戏称为“五福一安”,在其它安卓厂商动辄数十、甚至上百瓦的超高功率面前不为所动,甚至要 3 个半小时才能充满电。

今年苹果干脆出于“环保”的目的,直接取消了充电头。不过好在还有成熟的第三方配件厂商提供了各种款式充电头,其中以“快充”作为主要卖点的充电头就不少。

虽然可选择的产品多了,但是做出正确选择的难度可大了不少。之前有网友问教授:为什么我买了快充充电头,但是充电并不快呢?

这是因为,快充是分不同协议的,买错了协议即使能勉强充电,也不会有良好的“快充”体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什么是快充?

顾名思义,快充就是“快速的充电”。这是一个相对的概念。

对于同一台手机来说,在安全负载范围内提高充电功率,从而提升充电速度,缩短充电时间,这就是快充。不同的快充技术有不同标准,即不同的快充协议。

QC 快充协议

QC 即 Quick Charge 技术,是由高通推出的充电解决方案,安卓用户应该更为了解。从 2013 年的QC 1 到今天的QC 5,充电功率也从最初的10 W 提升到了现在的 100W+。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选购设备时,建议大家以 QC 4 为参考标准,因为从QC 4 起,兼容了 USB-PD 的电源传输标准。这意味着支持 QC 4 的设备同样可以使用 USB-PD 充电器进行快充。这样,就方便了和笔记本等设备共用充电头。

但如果选择更低版本的QC2~QC3+充电器,则不能为 iPhone、Switch 等PD 协议的设备进行快充。

USB-PD 协议

PD 即USB Power Delivery,该协议是 USB 官方标准协议,也是目前通用性最高的快充协议之一。

大多数我们使用的、采用 Type-C 接口的设备都支持 PD 快充协议,比如 大部分安卓手机、iPhone、MacBook、Nintendo Switch 等等。

目前最新的PD 协议规范为 USB-PD 3.0 ,支持 10W、18W、36W、60W 及 100W 五种充电功率,并支持向下兼容旧版 PD 协议,无论是手机、平板还是笔记本电脑都能较好地得到满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果你是 iPhone 用户,选择快充充电器时就要选择支持 PD 协议的充电器。当然,仅有 充电器是不够的,想要为 iPhone 进行快充,还需要搭配苹果官方认证过的快充数据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近日,京东联合充电头网发布了一份20W PD 快充销量排行榜,其中通过 MFi 认证的绿联20W 快充排名第二,仅次于苹果原装,是 iPhone 快充的安心之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绿联这款20W快充套装,充电线与充电器均通过苹果 MFi 认证,即安全性与稳定性都得到了苹果官方的认可。支持 PD 快充,为 iPhone 12 充电时仅需 30 分钟就可充入 60% 电量,带来比以往原装 5W 充电头充电速度快上3倍的使用体验。

私有快充协议

当然,除了以上两个占了快充领域半壁江山的协议,有些手机厂商也推出了自己的专属协议,比如:

三星的 AFC 协议

华为的 FCP 与 SCP 协议

OPPO 的VOOC 与 Super VOOC 方案

vivo 的 FlashCharge 与 SuperFlashCharge 协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过这几家的协议均为私有协议,基本只能使用厂商官方的充电头,甚至还要搭配官方数据线才能获得最佳快充体验。

不过,比起数值越来越大的快充功率,我还是更期待续航时间能久一些。下一次换手机时,快充和续航,你们会更看重哪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