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元年(1912年)2月12日,隆裕太后以太后的名义替溥仪宣布退位,清朝灭亡。其实溥仪说得上是极为幸运的一位亡国之君了,纵观世界历史,不管是中国还是国外,能安然活着的亡国之君真的不多。像中国古代,有不少是被毒死的,比如说李煜,国外更狠,砍头的、杀全家的都有。对比起来,溥仪虽然也惨,但他真的是极为幸运了。

而且他当年退位的时候还保留过一段时间的皇室特权,比如说皇帝的尊号。为什么会保留?其实这一切只要看看溥仪的退位诏书就明白了。首先清帝退位的起因是辛亥革命,反清力量够强大,起义之初南方的许多省份都宣布脱离清廷。然而当时的清廷依然牢牢控制着北方的数个省份,他们还有反抗能力,北洋军队便是其中之一。

也就是说,如果清廷抵抗到底,未必不会造成分裂的局势,一如当初的南宋朝廷。那个年代,本来就被西方列强所觊觎,这样的情况对大势来说可不是个好消息。孙中山也不愿意 看这样的情况发生,他只能选择另一个方法。这个方法得从北洋军说起,这支部队实际上是袁世凯的私军,只要他想,就能带着北洋去抗击起义军。

一抗击,清廷没有那么快亡 ,偏偏袁世凯不愿意自己做手下,他想要当老大。这便是后来孙中山选择的方式,跟袁世凯密约,同意将来袁成为总统,而他需要做的便是令溥仪退位。袁世凯等达成密约后,就开始想办法让清廷退位,光是施加压力是不够的。而且,袁世凯未必没有掣肘,这掣肘便是保留皇室特权所在。

为了能顺利退位,他只能跟清室谈判,给出一定的优待条件。前前后后举行了五次会议,最终定下了八条优待条件。这才有了前面所说溥仪的退位,其中优待条件分别是皇帝尊号不废、每年给清室提供400万两、暂居皇宫、宗庙陵寝,永远奉祀、没修完的陵墓费用由北洋出、宫女太监依然可保留、私产归他们,禁卫军则是由北洋养着。

但在这条件前面是清室认可北洋权利的说明,那段话原文是 这样的:特行宣示皇族,暨满蒙回藏人等,此后务当化除畛域,共保治安,重睹世界之升平。注意第二句,满蒙回藏,这便是关键点。同时诏书还表明,退位后,满蒙回藏的主权也会交给北洋。倘若没有这一则,那收回这些地方,恐怕北洋还要费不少的功夫。

再有,这一条不在其中,那么最后的结果不还是跟之前南北分开差不多。除了同意将满蒙回藏主权交出外,北洋还得在保证清室优待的情况下,保证这些人的优待。比如说尊重其宗教信仰 ,维持八旗的生计,保护他们的私人财产,所有的限制也都将一起取消。有了这些优待,溥仪才于2月12日宣布了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