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生如夏花之绚烂,她是“民国四大才女”之一,与张爱玲齐名,却只活了26岁!

石评梅,本名石汝壁,山西平定县人,生于1902,卒于1928,终年不满27岁。她只在这个世界停留了26个年头多一点的短暂人生,似乎一句话便可概括:

左手文学,右手信仰,魂里梦里,却只得一个高君宇。

她是天资聪慧,多才多艺,誉满京华的多才女子。

而他,则是北大才子,孙中山的秘书,周恩来和邓颖超的“红娘”,北京共青团的创始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石评梅高君宇相识于一场山西同乡会。斯时石评梅年方十八,就读于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

甫相识时,二人通过交谈,得知他们的父辈即有交谊。他乡遇故友,难免格外亲切,于是二人便建立了友谊,经常通信,有时,他们会相约至北京南郊的陶然亭湖畔散步,交谈彼此的理想和抱负。

未久,石评梅与当时恋爱对象吴天放的恋情,因吴天放可以隐瞒的已婚身份的暴露而无以为继,这边厢,由于思想的深交,高君宇为石评梅的才情心性所折服倾倒,不知不觉由友情转成了爱情。

高君宇出生于山西省的一个富商家庭,少年时代的他就对社会政治问题非常关心。20岁时,高君宇考入北京大学。在当时进步思想的发源地北京,高君宇受到激进的新文化和新思想的影响,很快成为学生运动的领袖,并在后来成为五四学生爱国游行的组织骨干之一,再后来更是当选为中央委员,并于1924年初,同李大钊、毛泽东等人一起以共产党员的身份参加了国民党的第一次代表大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高君宇斯时也是已婚身份。1914年,18岁的高君宇在父亲的一手包办下,与本县一位姓李的女子成婚。从一开始,高君宇就试图反抗这桩婚事,但是遭到了父亲的严词拒绝。认识了石评梅后,高君宇更加坚定了摆脱封建婚姻束缚的信念。

1924年秋,高君宇那场延续了10年、名存实亡的婚姻画上了句号。

1924年9月,高君宇南下广州,担任孙中山的秘书。石评梅的生日将至,高君宇买了一对象牙戒指,并将其中较小的一枚附在书信中,寄给了远在北京的石评梅,另外一枚则戴在了他自己的手上。

石评梅戴上了那枚象牙戒指。

这枚象牙戒指,石评梅一戴,就是一生。

1924年的最后一天,高君宇随孙中山抵达北京。回到北京的他参加了国民会议促成会全国代表大会的筹备工作。多年的艰苦生活和情感郁积让这个年轻人的身体再也无法承受。高君宇病倒了,住进了医院。

高君宇住院期间,石评梅差不多每天都来探视,二人相谈甚欢,他们戴象牙戒指的手时而紧紧地握在了一起。

之后,出院不久的高君宇患急性阑尾炎再次住进医院,因术后大出血,1925年3月6日凌晨,时年29岁的高君宇不治逝世,从此成了石评梅永远追不上的春闺梦中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28年9月,石评梅病逝于北京协和医院,被安葬在陶然亭高君宇墓旁,实现了她“生前未能相依共处,愿死后得共葬荒丘”的心愿。这对生前没有走到一起的灵魂恋人,从此终于得以晨昏共伴,陶然相依。

石评梅与高君宇的的一场爱情,虽未得到世俗意义上的开花结果,但其路曲折多磨,其情纯粹坚定,两个人犹如天空中的烟火,在短暂的生命中演绎了绚丽灿烂的一场绝世之恋。如今留在北京城南陶然亭公园林荫深处的高石墓,年年仍有人络绎不绝去凭吊他们的英魂与爱情。

众里寻他千百度,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

易求无价宝,难得有情人。

她的一生,是不幸的,生于乱世,恋而未得,痛失挚爱,自己也病魔缠身,青年早逝。然而她的一生,又是幸运的,诗书满腹,才情横溢,为民疾呼,得遇知己,与伟岸男子旷世一恋,佳话永留这苍茫天地内,浮沉人世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