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会有一些朋友患糖尿病多年,却依然对糖尿病的认识存在诸多误解,不知道怎样正确检查和处理糖尿病,常常误入歧途。

下面就为大家盘点一下常见的糖尿病误区有哪些?

01

水果成“禁果”

很多糖尿病患者自打诊断了糖尿病之后,想当然地认为水果糖分高,得戒!但事实上,许多水果中的果糖的代谢并不需要通过胰岛素来完成。另外,水果中含有非常丰富的维生素纤维素以及一些微量元素,其中纤维素对血糖的控制颇有益处。因此,即便是患了糖尿病,水果依旧可以吃。

糖尿病患者在选择吃水果时,选择水果的种类和进食的时间非常关键,应尽可能选择血糖负荷小的水果如:樱桃、李子、柚子、苹果和柠檬等,进食的时间上尽量选择早上10点或下午3点适当吃水果,切忌在饭后吃水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2

糖尿病只要限制主食就行了

食物是血糖的主要来源,对糖尿病人来说,仅仅限制主食(即碳水化合物)摄入是远远不够的,还应当全面控制饮食,避免血糖过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3

血糖平稳后就不需监测血糖

血糖平稳后,可以减少血糖监测时间点,但不应放松对血糖的监测。建议定期对空腹、餐后、睡前血糖予以监测。

04

空腹吃药

很多人认为为了能让药物吸收更好,空腹服药疗效最好。药到底该什么时间吃?饭前吃还是饭后吃?这些问题主要根据不同药物的性质以及作用机理来决定。

实际上,并非所有药物在空腹状态下服用的吸收效果更好,而且某些对胃肠道有刺激的药物空腹时服用,甚至还可能对消化系统造成损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5

糖尿病患者要多吃粗粮

经常听到患者说现在每顿都吃粗粮,几乎不吃细粮了。但其实不是患者爱吃粗粮,而是觉得一吃细粮血糖就会高,所以不敢吃,很多患者吃粗粮吃得愁眉苦脸。

相对而言,粗粮的血糖生成指数比细粮低,但只吃粗粮不太容易接受,可以考虑粗细搭配,一顿粗粮一顿细粮交替着吃。另外,还要考虑患者的体质。对于体质较差的人,少吃粗粮;而对于超重或肥胖的人,可以稍微增加粗粮的比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外,多吃蔬菜也是增加膳食纤维的方法,可以多吃点蔬菜补充膳食纤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