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是温室大棚番茄生长最快的时期,也是多种病害的高发季节,一旦管理不善,常常出现中下部叶片变黄,甚至干枯脱落,不但影响果实发育,严重时还会造成减产,是什么原因引起的黄叶,又该如何防治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番茄黄叶的原因

经田间观察,引起番茄黄叶的主要原因是番茄叶霉病,番茄叶霉病俗称黑霉病、黑毛病,是春季番茄生产上发生最普遍的一种病害,该病只危害番茄的叶片。发病初期,在叶片背面出现褪绿斑点,随着病情的发展,病斑上会长出灰褐色的霉层。叶片正面,发病部位出现褪绿黄化。发生严重时,叶片变黄卷曲,后期叶片干枯脱落。叶霉病多从下部叶片先发病,逐渐向上蔓延,发病严重时霉层可布满叶背,叶片卷曲,中下部叶片出现大量变黄干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番茄叶霉病的发生原因

番茄灰霉病是一种真菌性病害,高温高湿是造成叶霉病发生和蔓延的主要原因。病菌最适宜的发病温度是22~25℃。相对湿度高于90%,春季随着温度升高,浇水次数增多,田间湿度变大,病菌传播速度快,从开始发病到普遍发生只需要半个月左右,因此春季该病发生最严重,尤其是种植密度大的番茄,在生长中后期发病严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番茄叶霉病防治方法

(1)选用抗病品种是预防叶霉病最简单有效的方法,可根据不同的栽培方式选择抗病性强的品种,可减轻叶霉病的发生和危害。

(2)加强通风排湿:入春后,要加强通风排湿,浇水采用膜下滴灌,可大大降低棚内湿度,创造不利于病害发生的环境条件。

(3)药剂防治:在叶霉病发生初期,可用10%氟硅唑如有45-50毫升/亩,或25%嘧菌酯悬浮剂60-90毫升/亩等药剂,兑水30公斤均匀喷雾,发生严重时,可用43%氟菌·肟菌酯悬浮剂20-30毫升/亩,兑水30公斤均匀喷雾,可快速控制住病菌的继续蔓延。

(4)微生物杀菌剂防治:叶面喷施1000亿枯草芽孢杆菌能有效的预防番茄叶霉病等其他细菌真菌性病害的发生,可快速控制住病菌的继续蔓延,持效期长没有抗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