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各地注协陆续公布了2020年注册会计师全科合格证领取的相关事宜,大家可以前往中华会计网校查看合格证领取汇总信息。全科合格证书不仅是考生们取得CPA全部科目合格成绩的证明,也是未来申请成中注协执业或非执业会员的条件之一。

选择成为执业注册会计师,意味着你将拥有在审计报告进行“签字”的权利。那么,领取到全科合格证后,是否需要立即申请成为执业注册会计师呢?大家需要先考虑清楚以下三方面问题:

1.个人职业发展方向是什么?

执业并不意味着比非执业注册会计师在专业能力上更加出众,两者的区别主要集中在未来发展方向上:

执业注册会计师是以审计工作为核心,个人晋升路径经过审计助理、审计员、高级审计员、经理、高级经理,最终成为会计师事务所合伙人;相比之下,非执业注册会计师的发展方向更加宽泛,事务所、企业、事业单位等均可。

因此,从个人长期职业规划来看,如果自己热爱审计工作,那么执业注册会计师的身份将对今后职位发展产生积极影响;如果更习惯企业财务工作,那么申请非执业即可。

2.当前是否已满足申请条件?

根据《注册会计师注册办法》(2019年修改版)规定,在中国境内从事审计业务工作2年以上,且具备以下条件之一的人员,可通过所在会计师事务所,向事务所所在地省级注册会计师协会提交申请:

(一)参加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成绩合格;

(二)经依法认定或者考核具有注册会计师资格。

由此可见,2年以上的事务所工作经验是申请执业注册会计师的必要条件之一。尚未满足工作年限要求的人员,即使已决定朝着事务所合伙人为目标发展,也需求等到符合该条件后,才可提交申请。

3.是否做好承担风险与责任的准备?

执业注册会计师特有的“签字权”光环之下,是潜在的风险与责任。每一份经注册会计师签署过的报告都将成为公司股东们做出投资决策时的重要参考依据。

执业注册会计师需要对自己签字认可的报告信息的真实性、合规性、合法性、效益性承担相应责任以及审计失败的风险。因此,在决定成为执业注册会计师前,大家需要做好认真执业、承担负责的觉悟准备!

综上,如果自己已经找准了未来职业定位、满足了申请条件、建立好了心理准备,那么就可以做出成为一名执业注册会计师的决定了。而CPA考试中收获的各科知识,也将帮助大家在未来的执业道路上顺利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