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船精神”代代传

所谓红船精神是指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红船精神”就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中华民族的复兴而奋斗。

1923年7月23日在中国的大地上发生了这样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件,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法租界望志路106号成功召开。出席会议的共有13位代表,他们代表着全国50多名党员。会议进行到7月30日晚,这是一大举行的第六次会议,原定议题是通过党的纲领和决议,选举中央机构。会议刚开始几分钟,法租界巡捕房密探突然闯入,这次会被迫中断。经过巧妙周旋,所有代表全部顺利转移出来,经商议讨论,大家最后决定将会址转移到李达的夫人王会悟的家乡——浙江嘉兴南湖,之后大家分别乘坐火车由上海到达嘉兴,在嘉兴南湖的一条游船上将会议的最后议程进行完毕。这条游船被称为“红船”,1959年,南湖革命纪念馆根据当事人王会悟的回忆,仿制了一艘丝网船模型,作为南湖革命纪念船,供群众瞻仰。

中共一大通过了党的纲领,正式确立党的名称是“中国共产党”,选举党的中央领导机构,建立三人组成的中央局,选举陈独秀任书记,张国焘任组织主任,李达为宣传主任。中共一大正式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毛泽东同志曾精辟地论述到:“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自从有了中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新”在哪里呢?首先是中国革命有了新的领导核心,那就是中国工人阶级及其政党——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有了新的指导思想,即马克思主义;中国革命有了新的斗争策略和革命方法,即统一战线、发动群众、依靠群众;中国革命有了新的革命纲领,即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中国革命也有了新的前途,那就是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

百年沧桑巨变,中国共产党已经从一个小党发展成拥有9000多万名党员的世界上第一政党,从小到大、从少到多、从弱到强,中国历史的每一时刻都记录下来中国共产党的成长历程。追根溯源,我们不能忘记第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在初创时期的艰辛与不易,正是他们那份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精神品质,才为我们现在的美好生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他们是“红船精神”的创造者,也是传承者。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不忘历史、铭记先人,让我们将“红船精神”代代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