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近日, 海航集团有限公司发表声明,集团收到海南省高院通知,“相关债权人因海航集团不能清偿到期债务,申请法院对集团破产重整。" 随后海航旗下的三家上市公司 海航控股(600221)、海航基础(600515)、供销大集(000564)也发布公告,声明 被债权人申请 重整。

海航集团党委书记顾刚也给集团万名员工写下了“一封家书”,他提到,“我们这么辛苦制定的方案,目的不是破产,而是重整。” 中国民航网 在微博上,以 6问6答的形式解读了海航破产重整。

商道童言(Innovationcases)认为这意味着,海航集团整体风险化解将按破产重整实质推进,海航的旧时代告 一段落。

海航的破产意味着倒闭?

公司破产有两种形式:重整和清算,其法律后果也不尽相同。在“破产重整”后,海航还有可能重回巅峰,如果是“破产清算”,则意味着该公司是底消散殆尽了。

破产重组制度是2007年《企业破产法》规定的,对于海航集团而言,进入破产重组程序主要是为了解决债权债务问题,不会影响其主要航空业务的正常生产经营。因此,海航的机票仍然可以正常购买。

破产清算是指宣布破产后,清算团队接管公司并清算,评估,处理和分配其资产。破产重组的对象是可能或有破产原因但希望保持价值和再生的公司。在法院的主持和有关方面的参与下,他们在业务和债务调整方面进行了重组,以帮助公司摆脱困境,恢复业务能力。

破产清算程序结束时,依照法律规定完成破产财产分配后,清算组应当向人民法院报告清算分配工作。人民法院裁定破产终止后,未清偿的债务不予偿还。之后,清算组申请注销公司注册,公司法人最终终止其民事行为。

破产重组成功后,濒临破产和结业的企业将摆脱财务困难,恢复经营,并恢复其独立经营的主要资格和民事能力。

实际上,航空公司的破产和重组在国际上并不罕见,包括美国的联合航空、哥伦比亚航空、泰国航空、环球航空以及日本的日本航空都经历过重整或申请破产保护。

万亿海航超出想象的风险底数

海航集团在鼎盛时期的资产高达1.23万亿美元,但根据海航集团的发债公告统计,截至2019年上半年,海航集团仍有7067.26亿元债务。

要知道,在2019年中国民营企业500强中,海航集团以6,182亿元的收入紧随华为之后,是中国第二大民营企业。

但如今据天眼查数据显示,海航集团的历史被执行人信息已高达14条,当前被执行的总标的超过8亿。财务压力显而易见。

海航董事长陈峰带领的海航发展史,是一部融资和资本运作史,虽然后来陈峰将海航集团的节奏从“买”改为“卖”,但截至2019年底,即使已出售了超过3000亿元人民币的资产,但仍无法填补巨大的财务漏洞。

据媒体的信息,在联合工作组进驻后,海航集团内部存在的一系列问题,超出了联合工作组的想象。

联合工作组最终的方案,是在海航集团的重整程序中,能让各方将在法律的框架内展开工作,统筹安排债务重组、股权重组、资产业务重组、管理重组,促进海航集团恢复持续运营及盈利能力。已经获得了绝大部分债权人的认可和支持。

海航还有未来吗?

海航集团进入破产重整程序,将通过债权转移、股抵债、等多种方式降低负债水平,最大程度保障投资者利益;引进新的战略投资者,加速重回健康发展轨道;采用“时间换空间”的策略,给予企业一定发展时间。

具体而言,通过“破产不停产”的债务处理方式,能够兼顾好地方政府、债权人机构、基层员工、常旅客会员等众多利益群体,保证“企业不停产、员工不失业、资产不缩水、服务不变质”,也为海南自贸港发展留住了人才,能更好实现发展和安全的兼顾统一。

海航希望重组后,海航集团的负债将大大减少,经营负担将大大减轻,经营管理体系将得到进一步优化。随着增量资源的注入,航空运输市场将逐步回暖,市场经济环境将逐步改善。

通过破产重整实现海航集团重生,这在海南乃至全国尚属首例,将作为海南自贸港法治化建设及制度创新的典型案例,将能提供法律依据和保障。

喜欢可以点个赞!更多商业观察在商道童言(Innovationcas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