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家河南”这个宣传语出发点是好的,河南是中国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也是很多姓氏的发源地。笔者曾经在南方很多地方看到过河南村之类的带有河南印记的地方。远的不说,就拿改革开放以后,大量的河南人去外地寻找自己的梦想,进而在当地定居的也不在少数。所以从很多层面来说“老家河南”是非常恰当和合适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是,老家河南是一个传播行为,核心是打造河南品牌。要的结果是让更多的人知道河南,认可河南进而来河南看看、转转。不过,笔者在老家河南的很多宣传下面总能看到类似“我老家山东的”、“我老家河北的”、“我老家陕西的”等等这样的评论。为何会如此呢?传播的核心是面越广越好,就是能让更多的人认可。但是老家河南却在很多层面上会引起很多非河南人的反感或者不快,进而产生不好的感觉——河南在托大。

事实上也是,河南作为中华文化重要的发源地之一,也只是之一而不是唯一(作为一个河南人我必须要承认这是事实)。如果我们的目的是让更多的人来认可河南,那么我们应该找到双方的共同点然后才能产生共鸣。对很多非河南籍的人来说,老家河南并非我们之间的共同点。我们不能把我们传播的重点仅仅局限在河南人身上,或者游离在外的河南人,或者有深厚文化功底的人身上,中国有14亿人,大多数都不是河南人,可能也没来过河南,也不是有据可查的从河南搬迁出去的,但是他们又是大多数。从传播的角度来说,我们需要尽可能地找到我们和大多数人的共同点,然后广而告之,起到连接两者的作用。而不是站在自己的角度,说一些“自以为”正确的宣传语,很容易引起不必要的误会。我们要打开我们的胸怀,我们欢迎山西人,山东人,广东人,等全国各地的人来河南看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现在是个传播分散化,去中心化的时代,很难把所有读者都集中到某几个平台,然后你几句说教就能让他们知道或者认可,类似于我们说的买方市场,内容好不好其实读者说了算。特别是传播的数据化,同样一个网站,不同的人打开看到的内容可能不一样。如果不是她或者他感兴趣喜欢的或者和他切身利益有关的,即使被推送结果可能也是被快速翻过,然后毫无感觉。所以我们在做传播语的时候是不是应该考虑游客的喜好或者利益相关,这样才会让他们主动来关注达到传播的目的。而老家河南很难让人产生快速的喜爱,而大多数人其实老家都分散在全国各地,老家河南的毕竟少数,所以也很难让读者产生一种感同身受的感觉,当然了在外的河南游子除外。

对于老家河南,这句宣传语!你可以说说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