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看点很多家长都曾为孩子进行过英语阅读启蒙,但由于缺少正确的法门,多数启蒙最后都只能止步于简单的初级阅读。美国语言教育家史蒂芬·克拉申对双语领域颇有研究,他指出语言能力的培养和发展有三个阶段,其中“自选阅读”阶段对孩子能力的培养十分关键,而这恰恰也是家长们容易忽略的一步。

本文转载自公众号:毛妈carol (ID: maomcarol)

文丨毛妈团队 编丨Travis

在开始给孩子做英语启蒙之前,不少人肯定都会幻想过这样一幅画面:孩子捧着一本厚厚的全英读物,看得津津有味。

可是当真正走上培养孩子的自主阅读道路时,大家却再一次感受到了梦想和现实的差距。

很多家庭的英语启蒙最后都只能止步于简单的初级阅读,就不知道怎么继续往高阶上走了。

双语教育领域的大佬史蒂芬·克拉申(很多课程在用的“克拉申二语习得理论”的克拉申就是他)总结出,不论是母语还是二语习得,语言能力的培养和发展都可以分为这三个阶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一阶段:听故事,包括朗读

朗读和接触故事,对于语言能力发展有两种帮助:

一个是提供语言能力,让人在阅读书面文字时,更容易理解。举例来说,从故事中汲取的词汇、语法、文本架构,要远比教科书来得更丰富。二是故事和朗读能刺激孩子对书的兴趣。

第二阶段:自主阅读

自主阅读,指的是自动自发、自己选择的大量阅读(但不一定要很广泛)。这正是日常会话语言与进阶学术语言之间的桥梁。这个阶段的阅读,能提供让人更看得懂学术内容的能力和知识。

第三阶段:特定主题阅读

光靠第二阶段的自主阅读,还是无法让人培养出更高阶的能力,应该是说它提供语言和知识的背景,让人更容易理解学术内容。

但是,想要获得进一步的学术能力,还是要依赖于读者针对个人感兴趣的领域,进行大量、集中的学术文本阅读。

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这三个阶段是层层递进的,不断地累积。在上升到一定程度后孩子能够阅读更复杂、更高难度的读物,这也是我们正在追求的成功的自主阅读之路。

可是怎么从一层上升到另一层,有一条“捷径”多年来都被大家忽略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没有孩子能逃过自选的魅力

克拉申在《自主阅读》一书中“不避讳把个人经历拿来当做轶事证据”:

第一阶段,克拉申和我们大多数的家庭一样,家里有大量的藏书,家人也很支持,爸妈和姐姐也会念故事给他听,读的学校也会念故事给学生听。

第三阶段我们也可以猜到,克拉申肯定阅读了大量关于语言学习的研究论文和书籍。

区别就出现在第二阶段,克拉申拥有了可以自主选择、不被限制主题的阅读读物的机会。

他说自己那时候最爱看的就是漫画,漫画对他的影响超过他在小学的所有读物。而且全都是超级英雄的题材,什么超人、惊奇队长、蝙蝠侠,谁有什么能力谁更强,讨论起来跟普通小孩没什么区别。9-12岁时沉迷的是运动小说,随着时间过去,又慢慢过渡到科幻小说上。

克拉申总结道:我能够取得学术语言能力,并不是因为修了什么“学术用途英语”,而是因为我为了自己的目的、自主选择、很集中的进行阅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2006年一项研究以英语为外语的学生为主,让他们大量并广泛自选阅读,再考去托福(TOEFL),结果发现:虽然学生们读的都是不同的书,但是她们在托福的每个项目(听力、文法、阅读)都有进步,而且幅度和那些上了全天托福密集应考班的学生一模一样。

南加大教育学院语言及读写能力博士李思颖的一系列跟踪研究也显示,在学习外语的情况下,虽然以老师所指定的读物已经是适当、而且能够引起效果,但自选阅读对语言及读写能力发展的效果,还是要比指定阅读来得强。

大家会忽略第二阶段的自发、自己选择的大量阅读,直接跳到第三阶段的学术阅读,因此容易迷茫,不知道下一步要干嘛。

答案其实很简单,就是给孩子一个自己选择自己要读什么书,想读什么书的机会。

美国学乐出版社(Scholastic)访问5~17岁的学生,有91%认同“我最喜欢的书,是那些我自己挑的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自选会让孩子看得更多,看得更久

获得德克萨斯英语语言艺术教师委员会颁发杰出终身成就奖的米勒老师,在她的书《The Book Whispe》提到她的一个课程设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米勒

如果这节课的主题是历史小说,那么学生可以自己选择一本(或很多本)要读的历史小说。这样一来,可以确保学生至少有一定程度的兴趣。

然后也因为每个人的阅读经验是不一样的,能刺激大家在课堂上的讨论。米勒表示,她的这种中学课程,每学年大约会要求学生读40本书。而读了这40本书的学生,总是会再读更多的书。

艾特渥也提到一项类似课程,她表示这种做法让学生进入了一种“阅读区”,也就是当孩子们“感到阅读很迷人”时,能最大化地吸收书中的内容。

如果有了解过英语阅读的父母会知道一个概念:持续安静阅读(sustained silent reading,SSR)。

持续安静阅读指的是每天10-15分钟让孩子读他们想看的任何读物,题材不受限制,也不要求孩子对阅读“负责”,他们读得开心就可以了。

实验发现语言课堂(包括母语或第二语)如果安排了持续安静阅读,学生在阅读、写作和字汇测验的成绩,一直是与未接受持续安静阅读的学生相比,通常是更高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小结

总的来说,想要获得高阶的读写能力,其中必不可少的一件事就是能让孩子拥有,选择看什么书和有时间看这些书的机会。

曾阅读过自选题材阅读的孩子,阅读困难级别文本的理解程度,也会远远高于没有做过自选题材阅读的孩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很多父母都有过头疼不知道要买什么书给孩子看的经历,我也接受过很多类似问题的咨询。

每一次我的答案都是一样的,当你已经从能力提升角度挑选完书目后,不妨让孩子自己也挑一两本书。

很多父母也说自己也有想过这些事,可是却一直把它忽略掉。一个是没有想到让孩子挑书能对孩子的阅读有实质性的帮助。另一个是因为英语绘本购买场景的限制,害怕孩子挑到不适合的书。

其实现在很多的店铺都会有年龄的分类,还能借助店里的关键词搜索找到孩子喜欢的主题,比如动物、搞笑、校园、冒险等,然后让孩子挑选自己喜欢的画风,或者人物形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我们对买哪些绘本犹豫不定时,去问问孩子的意见。

如果孩子年龄实在太小,那我们还可以从对孩子兴趣入手,比如曾经就有妈妈说到自己女儿有段时间喜欢看做菜视频,就给她买了食物类的绘本。后来,女儿转向喜欢骷髅头了,就买了Funny Bones的书。

这些看起来只是在购书前多增加了一小步,却能推动孩子的自主阅读之路前进一大步。

让他们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书籍,不要做过多的限制,孩子更有可能走完自主阅读的三个阶段。

本文来自毛妈Carol(公众号:maomcarol)。她是英文绘本推广人,亲子阅读践行者。长期在公众号撰写原创文章,分享适合0-12岁孩子的亲子阅读方法和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