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改革开放之初崛起的“广东四小虎”之一,中山有着充沛的市场活力。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底,中山全市有各类市场主体突破46万家,涉及注册资本(金)约8159.03亿元,分别同比增长9.93%、14.28%, 实有户数和资金数额均创历史新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山市工商联常委,中山市华盛家具制造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姚永红上台发言。

作为大湾区的重要节点城市,“双区驱动”战略为中山高质量发展、重振虎威提供了重大机遇,。面对新一轮的契机,中山民营经济如何夯实根基,打开局面,实现新一轮的发展?

“中山应全面挖掘内需市场,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和企业协同生态,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性、安全性和竞争力,统筹利用好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2月4日下午,中山市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举行发言大会,中山市工商联常委,中山市华盛家具制造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姚永红上台发表提案《加快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新格局促进中山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相关内容。

姚永红直言,中山民营经济行业分布广泛,并在近年当中稳步提升创新能力,竞争力不断加强。但目前,整体仍然存在规模小、产业层次不高、创新能力不足、市场拓展能力较弱等问题;此外,中山民营企业发展还受用地、融资、招工等因素限制。

姚永红建议,在加强创新能力方面,中山可以尝试推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联动,加强对接广深港、广珠澳科技创新走廊,推动重点平台争先进位,积极争取布局一流科技基础设施群、实验室、科研机构落地;引导关联企业建立产业共性技术研发基地,鼓励骨干龙头企业平台化转型;制定产业链关键卡点攻关项目清单,探索“科技悬赏” 机制;建立创新产品首试首用和推广应用机制。

土地少、用地难,是长久以来困扰中山民营经济发展的难题。姚永红建议,为加大产业发展空间保障可以采取几个措施:划设工业用地控制线,优先保障优质产业项目用地供应;大力推进“三旧改造”,以镇村工业园改造整治提升为着力点和突破口,推进空间载体优化拓展;结合实际适当提高工业用地容积率,推行灵活用地供应方式, 鼓励企业开展“零增地”技术改造。

在推动外贸发展方面,姚永红提出,可以为跨国公司在中山实施本地化战略提供就近配套,实施多元化出口战略,支持发展跨境电商;搭建“中山制造”展示平台,鼓励支持制造业企业和优质电商平台联动,加速建设“中山制造”的海外仓。

【采写/摄影】伍杰

【通讯员】钟镇信

【作者】 伍杰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