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为各行各业带来沉重打击,不少公司面临业务亏损,不得不裁员以应付财政危机。打工仔人心惶惶,担心自己会否随时饭碗不保、被迫放无薪假,饱受精神压力。据保柏香港于去年9月的调查显示,近半香港在职人士表示自己在疫情下曾出现过焦虑及抑郁的症状。7成受访的中层管理人员表示希望公司能够提供情绪支援服务,但香港近一半公司都没有相关支援。员工一直以来都是公司最为重要的资产,公司又可以如何支援员工,鼓励员工正向积极地工作、重整士气呢?不妨可以借鉴一下Google(NASDAQ: GOOGL)正在使用的「复原力训练」(Resilience Training)。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任职Google健康经理和复原力主管的Lauren Whitt 在接受CNBC 访问时表示,公司为130,000名员工设计了一套「复原力训练」,而这种训练在以往通常是用在专业运动员和职业军人身上的,以舒缓精神压力和加强他们在面临压力时的适应能力。现时,Google每星期都会联合曾经历过高压情况的奥林匹克运动员、教练、心理学家等共同制作一系列名为「遇见这一刻」(Meet the Moment)的短片,供员工观看。每段短片都有特定的主题,例如睡眠、呼吸、教育子女和如何避免焦虑,片长约五到六分钟。

在不足一个月里,已有30,000名员工参与了这项计划。Google更在全球各地举办了150场虚拟线上活动,以提升人们对于精神健康的意识,并提出「优先考虑身心健康」的重要性。Lauren Whitt 指出,观看关于呼吸和睡眠的短片,能够让我们在工作中得以休息和短暂抽离。Google认为,「复原力」是一种技巧,可以被建立、练习和培养。

除了制作以上的短片,Google还扩大了现有「茶汤计画」(TEA check-ins)的规模,「TEA」即「Thought, Energy, Attention」的缩写。这个活动旨在解决员工过度疲累的情况,让他们注意到自己当时的工作状态,是否需要小休或运动一下。Google相信适当的休息,反而能够提升员工的积极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员工的压力不仅来自于工作,还有家庭。Google 特意为此制作了一系列短片,内容包括如何在家专注打理家务杂事、在厨房中建立高效工作的空间和在家工作时照顾孩子的提示等等。为了令短片轻松有趣,Google开始了提供有关跳舞、烹饪和「和狗一起做瑜珈」的线上课程。员工还可以组织线上的乐团和喜剧表演。Lauren Whitt 指:「我们希望通过活动、艺术和音乐把员工联系在一起,拼凑成我们文化的一部分。」

当然,不是Google员工的你也可以尝试一下个人「复原力训练」。曾于Google负责心智训练的Rich Fernandez在哈佛商业评论(HBR)中提到三点,教你培养正向情绪。包括「强化察觉力」,即专注当下;分类「认知负载」,即分类工作上繁复的资讯,然后专注做一件事;以及暂时远离压力来源,让自己的大脑得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