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享有国际盛誉的神经生物学家,是北京大学教授。对于一直饱受诟病的中国科研体制,他没有选择同流合污,以伪科研来为自己谋取利益;他亦没有选择保持沉默,冷眼旁观这乱象迭起,去做一个装傻的哑巴;他在忍受中寻找着机会,一个足以给那些中国科研中的蛀虫致命一击的机会。

在2019年的时候饶毅就曾实名举报了武汉大学医学院李红良教授、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生化细胞所裴钢院士、上海药物所耿美玉研究员三人论文造假。

同时,饶毅还在举报信中暗喻出国内学术界造假严重,且举报得不到反馈的乱象,有些举报人甚至还会遭到报复。而且饶毅这个人不光敢于挑战“权威”,他的眼光也非常好,曾经认为屠呦呦和张亭栋都有获得诺贝尔奖的资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几年后屠呦呦真如饶毅所言,获得了诺贝尔奖,不过张亭栋遗憾无缘诺贝尔,却也获得了未来科学大奖生命科学奖。但值得一提的是,这并不是因为张亭栋没有资格,而是因为一些意外。

说得多也做得多

2007年,饶毅毅然决然地放弃了美国伊利诺伊州西北大学给出终身教职和神经科研究所副所长职位的巨大诱惑选择回国发展,来到北京大学任职。

当时有人评价他说,“饶毅放弃美国国籍归国,其象征意义堪比当年钱学森的回归”。网上对饶毅的评价大部分都是称赞他“始终不忘祖国怀抱、当代爱国人士的典范”,但是饶毅不喜欢别人给他戴上这样的帽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说:“我认为爱国只能用来描述20世纪40年代在英国获得博士学位、在美国进行过博士后工作,后来回到战争中的重庆工作的张昌绍教授。他是药理学家,他在战争期间可以留在国外生活和工作的情况下决定回到祖国,这叫爱国。”

饶毅认为这只是一个很普通的举动,这不是作为一个中国人应该做的么?难道是因为近年来留学之后选择回国的人越来越少,才导致“回国的行为就是爱国的表现”吗?

2011年,饶毅意外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之后在博客上发表声明,称自己今后不会再成为中国科学院院士的候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饶毅当选院士对于整个学术界无疑是一枚重磅炸弹,许多人都为饶毅抱不平,不过饶毅本人倒是没有太在意,好像是一副早就料到的意思。

不光是饶毅,本文开头提到的屠呦呦和张亭栋,袁隆平、颜宁等人都没有获得院士称号。如果说颜宁是因为太年轻,资历不够,那其他几位呢?

如果站在我们现在的时间去看,会发现饶毅特别有先见之明。饶毅的博客上除了那一篇关于“院士”的声明外,他还有许多非常犀利的发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比如饶毅在带学生的时候,发现有很多教授以“老板”自居,给学生工资让学生帮自己干活。他觉得这样的老师会很容易把学生当成工具,双方只有利益的交换,学生也会把自己的训练和学业当成给老师打工,让自己缺乏自主性。

在科学界,探索未知需要的是兴趣和主动性,这两样东西已经被“老板”消磨干净了,最后带出来的学生很难成为有创造性的科学家,并且极其容易丧失对学术的兴趣。

饶毅说,我认为师生关系应该是:学生‘和’老师工作,而不是‘为’老师工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屠呦呦与他的诺贝尔奖

屠呦呦的名字取自于《诗经》中《小雅·鹿鸣》一诗“呦呦鹿鸣”,而这首诗的下半句“食野之蒿”也和屠呦呦的一生有着剪不断的缘分。

十六岁时屠呦呦不幸染上肺结核,经过两年多的治疗和调理才恢复身体健康,这一次意外的经历让屠呦呦对医学产生了兴趣。

和“久病成医”有着类似的想法,屠呦呦在治疗的两年中,种下了一颗名为“治病救人”的种子。高考之后,屠呦呦如愿以偿地考入了北京大学医学院药学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69年,中国中医研究院接受抗疟药研究任务,屠呦呦任科技组组长,将要与全国六十家科研单位、五百余名科研人员一起共同研发新的抗疟疾药物。

从69年1月份开始,仅仅过了三个月,屠呦呦便领导课题组系统收集整理历代医籍、本草、民间方药两千余份,之后编写了640种药物为主的《抗疟单验方集》。

药方编出来了,屠呦呦毫不犹豫地说:“我是组长,我有责任第一个试药。”组员们在听到这一句话的时候震惊无比,屠呦呦可是组长,要是她出事了还怎么带领大家?

说是这么说,但大家震惊之后还是为屠呦呦这种为科研献身的精神感动到了。经历了三百八十多次失败,不断的从失败中寻找原因,不断地改进配方和提取方式,终于在1971年将青蒿抗疟发掘成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在1973年9月的第一次青蒿素片剂临床观察中,首批实验的五例恶性疟疾只有一例有效,两例有部分效果,但是疟原虫未完全清除,剩下两例无效。

又经过了几年的时间,屠呦呦将所有实验中出现的问题都一一解决,确保不可能再出现任何问题之后才正式声明“青蒿素”研制成功。

2015年,屠呦呦的“青蒿素”承受住了时间的考验,而“诺贝尔医学奖”也证明了她的成就。时至今日,屠呦呦仍然在研究青蒿素,希望在原有的基础上实现更高的突破,“青蒿素”的作用远不止于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与诺贝尔擦肩

与屠呦呦的“青蒿素”相似,张亭栋在用砒霜治疗白血病的道路上也走了大半辈子。

1973年,张亭栋、韩太云用“癌灵一号”治疗了六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病人,症状都有好转。本年,张亭栋以第一作者身份在《黑龙江医药》杂志上发表了使用砒霜治疗白血病的开创性论文。

在之后几年的深入研究中,张亭栋又发表了几篇论文,且都是以第一作者的身份。尽管张亭栋在砷剂治疗白血病上做出了非常大的贡献,但是他本人却没有什么名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为在砷剂治疗法逐渐被大家所接受的这些年里,几乎所有关于这方面的论文的引用都不是张亭栋写的那篇关键论文。

而且那个时候处于中国典型的集体主义体制时期,导致很多论文都是直接署名科室。自己的论文未被引用,署名科室的论文别人又不知道哪些人,种种原因导致了张亭栋这名泰斗级人物“默默无闻”。

而诺贝尔奖除和平奖可以颁给个人或机构外,其他奖项只颁发给个人,且同一奖项最多只能同时颁发给三人,所以张亭栋没有获得诺贝尔奖是一件非常可惜的事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小结:

“科学”一词是从西方流传而来,科学本身也是我国从西方引进而来。我们国家并没有“科学”的传统,所以对真理的追求和自然的好奇比有“科学”传统的国家要低,这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

但是正常不代表正确,正因为我们的这方面有所欠缺,所以更要努力地去追赶,去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