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的老家在河北香河的农村,小时候觉得过年的习俗很繁琐,可是越长大越怀念过去的过年习俗,现在的年太缺少了年味,就是因为很多过年习俗正在慢慢地消失,让过年越来越没有仪式感。下面我给大家讲一讲我老家农村的过年习俗。

腊月初一,一定要吃爆米花

“腊月初一蹦一蹦,全家老小不得病”。每年的腊月初一,爆米花卖得都非常火,大家都会吃爆米花,用老家话讲叫“炒棒儿花”(棒子就是玉米)。这里的“蹦”就是“崩”的意思,表示把灾祸都崩走了,一家人都健健康康的。

在农村,家家户户都会种玉米,早些年的时候,都是自己动手炒爆米花,小孩子搓玉米,妈妈找来细沙,放在锅里炒。现在已经很少有人会炒爆米花了,都是去街上买。有些年轻人,因为忙碌,都已经忘记了吃爆米花的习俗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腊月初八,吃腊八粥

腊月初八一大早,家家户户都会熬一锅热气腾腾的腊八粥,“腊七、腊八,冻死寒鸭”,这个时候是北方最冷的时候,一碗腊八粥下肚,浑身上下暖烘烘的。

吃腊八粥本意是忆苦思甜,过去腊月正是青黄不接的时候,日子过得紧巴,没有了多余的粮食,为了糊口就把剩余的粮食凑在一起,熬成一锅粥。

除了吃腊八粥,人们会在这一天开始泡腊八蒜,腊八蒜就是用醋泡的蒜,将蒜瓣去皮,浸入米醋中,装入瓶子中封口,放在较冷的地方,直到蒜变成绿色,一般到了过年吃饺子,就可以食用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腊月二十三糖瓜沾,祭灶过小年

腊月二十三会祭灶,也称为过小年,小时候会在这一天买糖瓜吃,糖瓜是一种用麦芽糖做的糖,吃到嘴巴里很黏,会粘牙。这原本是给灶王爷吃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这一天灶王爷要上天,向玉皇大帝奏报本家善恶,人们就会把贴在墙上的灶王爷像揭下来焚烧,并奉上贡品,其中就包括糖瓜,寓意是黏住灶王爷的嘴巴,让他少说坏话。

年三十,家里亮堂堂

年三十,讲究是最多的,这一天不能说不吉利的话,不是自家的东西要及时还回去,不然人家会上门来要的,比如铁锨、簸箕之类的,都要还回去。

天刚一擦黑,就要把家里所有的灯都打开,让家里亮堂堂的。年三十的饺子会多包一些,一定会剩下一点,寓意是年年有余,绝不能吃光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晚上家人围坐在一起,边吃零食边看春晚,虽然地上会有很多瓜子壳,但只会把这些瓜子壳收到一起,不会丢掉,奶奶说不然会把财倒掉了。

年三十和初一,一般出嫁的女儿是不能回娘家过年的,不然会把娘家的财运带走。

正不娶、腊不定

正月初二,是女婿给丈母娘拜年的日子。但正月不会有人结婚,因为我们这里讲究“正月不娶、腊不定”的说法,就是正月不娶亲,腊月不订婚。

正月初五,俗称破五

除了年三十和初一,初五也是放鞭炮最多的日子,我们这里讲究“破五”,初五一大早就会被鞭炮声吵醒,“破”指的是烂事、乱事、不顺心的事,初五这天要吃饺子,就是把破事都“包”起来,今年不出现(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正月二十五,晚上不点灯

正月二十五是耗子娶媳妇的日子,为了不搅了耗子的好事,人们会在这天晚上把灯熄灭,一旦搅黄了耗子的好事,一年都不会让人消停。

除了以上年俗,还有很多,大多都记不太清了,人们也很少提及了,您那边有这样的年俗吗?欢迎大家留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