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知否》原著中,齐衡是个绝对的优质男,也是一众老母亲心目中的最佳女婿人选。

王氏和林氏也不例外,她们都曾想把女儿嫁给齐衡,也都遭遇了齐衡母亲平宁郡主“软钉子式”的拒绝。

而她们在经历了被拒绝这一件事情之后的态度,却决定了如兰和墨兰的命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1

王氏

平宁郡主从小就是被巴结着长大,有了齐衡这个儿子之后也应对过无数次,别人流露出想与齐家结亲的意思,并且表示出对自己儿子的示好。

应对的次数多了,平宁郡主对如何委婉地表示拒绝也是得心应手。

就拿盛家来说,她看出墨兰如兰对齐衡都流露出了几分小女儿的意思,王氏也不断讨好自己,和自己“推销”如兰。

可一切都只是言语下的不断暗示,直接拒绝肯定不妥。

毕竟,她的儿子齐衡还要在盛家家学求学,而她的丈夫齐大人也还要和盛家主君盛纮同朝为官。

因此,平宁郡主借着夸明兰可爱的机会,让齐衡把盛家女儿当妹妹疼,委婉地表达了自己不愿和盛家结亲的意思。

加上还表示对盛家女儿们提出避嫌(因为齐衡是外男,不能和盛家女儿一起上课),她的意思表示得也非常明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王氏虽然性格憨直,但好歹混迹内宅多年,能听出平宁郡主的言下之意。

所以,她选择识趣收手,不再争取。

不只是自己绝了念头,王氏也在第一时间想尽办法让如兰也断了这个念想。

具体分两步走。

第一步,强势要求如兰断绝念想,并且制定强硬的规矩,这样如兰不能再和齐衡见面。

女儿尚未出嫁时受制于两家,母亲一旦拿住了规矩,强硬起来,女儿是没有办法反抗的。

如兰知道这个道理,却不甘心地念叨着,还想嫁给齐衡。

王氏也不给如兰丝毫的希望。

她指着如兰骂道:

“你要脸不要,一个大家小姐,不过见了个外头的后生两回,便这般牵肠挂肚,简直厚颜之至不知廉耻!”

话糙理不糙,而且这句话也透露出来,王氏在告诫如兰,要搞清楚自己的定位是大家小姐,因此要谨言慎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除此之外,她还需要拎得清,要懂得在被别人拒绝后体面地离开。

而如兰虽然满心伤心,也不得不服从于母亲的强势。

可如果只是一味的强势,如兰未必感触会那么深。

因此,王氏在强势之后,还选择用动之以理,晓之以情的方式,让如兰搞清楚要放弃的真正原因。

这也是王氏的第二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由于没读过书,王氏没办法引经据典,说出什么特别大的道理,但她非常善于用自己的经历,让如兰共情,启发如兰。

王氏:

为娘这许多年来,走了不知多少冤枉路,有些是叫人算计的,有些却是自己不懂事自找的,现在想来,当初你外祖母对娘说的话真是句句金玉良言,可叹你娘当时一句也没放在心上,今日才有了林氏,你如今可要听娘的话。

紧接着王氏把关于结亲之类的话题详细告知如兰,虽然如兰一时不能完全接受,还是很伤心,但没了王氏的帮助,她也不得不选择放弃了对齐衡的幻想。

而这也是王氏帮助如兰实现的,第一次在感情方面的断舍离。

从王氏和如兰的这段经历中,我们也可以看出,在孩子感情观和是非观尚未完全建立的时候,父母的影响真的非常重要。

父母可以帮助孩子纠正一些错误的概念,并在潜移默化中把正确的概念植入孩子的脑海。

这对孩子的影响也会非常深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2

林氏

不同于王氏身为王家嫡女和盛家主母清晰的判断和是非观,林氏对于平宁郡主的拒绝却完全不放在心上。

林氏没有资格面见平宁郡主,但也从墨兰那里听到了整个过程。

林氏聪明,却从来只愿意相信自己愿意相信的东西。

因此,她忽略平宁郡主的拒绝,还不管不顾地去求盛纮,想让墨兰继续和齐衡他们一起上课,借此制造接触的机会,还想看看能不能让墨兰和齐衡结缘。

可盛纮拒绝了,还呵斥林氏说她不知所谓,说齐衡是堂堂公侯之家的嫡子,连盛家嫡女如兰都未必看得上,更别提庶女墨兰。

可林氏还是不甘心。一个贪字支撑着她为女儿哭求,甚至她还让一向最爱惜自己官声的盛纮亲自为墨兰求这门亲事。

盛纮震怒,拂袖而去。

而这,也为盛纮厌弃林氏埋下了伏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即便如此,林氏也没放弃自己的奢望。面对听到父亲呵斥的女儿墨兰,她没有让女儿及时止损,反而催生着女儿的野心。

她对墨兰说:

若论出身你自比不过如兰,可你相貌才学哪样不比她强上个十倍百倍,一样的爹,凭什么你将来就要屈居她之下?若你自己不去争取强,好的哪轮得到你,难不成你想一辈子比如兰差?

看出来了吗?

从某种角度上来说,林氏鼓励墨兰去争取,是想让墨兰复制自己成功的经验。

可问题是,林氏忽略了,她曾经的处境和墨兰当下的处境有着天然的不同。

林氏入盛家的身份,只是盛老夫人的故人之女。

更别提这个故人,只是旧时闺中有过几面之缘,若非盛老夫人慈悲,寻常人家压根不会养下这个故人之女。

因此,林氏为了满足自己的贪欲,想要留在富贵的盛家,她选择暗中争取,和盛纮有了首尾,还成功入了盛家,和王氏争锋多年。

在她看来,自己可谓是相当成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殊不知她的成功有着相当的唯一性。

一来,是她在机缘巧合之下早早进入了盛家,有了天然的地理优势。

二来,她遇到的是盛纮,这个在感情上拎不清,且过度怜惜“柔弱”女子的男人。

二者缺一不可。

而结果林氏也仅仅只是做宠妾。

可墨兰却不同。她是盛家的女儿。虽是庶女,却也是要为人正妻的。

因此,她要想过得好,靠的也绝不是妾室争宠的那一套。

可林氏没有帮她建立这样的概念,反而在她心底埋下不甘的种子,让她事事和嫡女如兰去比去较劲,最后虽然嫁了高门,也依然在争宠中度过,并不幸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3

结语

一直很喜欢“以小见大”这个词。

因为人生在世,并没有那么多大的时刻,会让我们有准备地表现出最好的状态。

很多小的时刻是不期而至,甚至它来的时候,我们都不一定能感受到。

可我们在小处的表现和表态,却往往会显现出,我们是否具有大的格局和好的观念。

而这格局和观念,不仅会影响我们自己的命运,还会影响下一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就像林氏和王氏,她们处事态度不同,决定了女儿的命运

林氏“贪”字在心头。

再多的聪明,都成了小聪明。因此,她总是斤斤计较,在细微处下功夫,虽然尝到过甜头,但最终还是为了让墨兰和梁晗结缘,把自己的未来搭了进去。

而她的女儿墨兰继承了她的贪和不甘心,最终以妾的方式做妻的位置,很辛苦,不幸福。

而王氏虽憨直,却有基本的是非观。

即使做错事,她在被罚之后也能安享晚年。而她的子女也是个个出色。就连如兰,也在出嫁后,能够靠自己的智慧,活得幸福。

而对于我们来说,我们不可能一直不做错事。但我们可以学会自省,保证自己不在大方向上出问题。

让自己不走弯路,也让下一代能走得正。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