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中国农业社会的发展史,匪患问题始终是贯穿社会始终的一个关键问题。土匪的形成及发展壮大,不仅关乎一地的经济、政治,更与当地的宗族、风土人情有密切的关系。

可以说,在小农经济为主导的中国封建社会里,以土匪为切入点,能够一窥整个旧中国的国情,对于考察封建土地制度和传统的宗法社会都非常有意义。

但是从土匪本身的弊病来看,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土匪却一直都是社会的毒瘤。不论统治者采取什么方法对其进行剿灭、招安,匪患依然猖獗。

清末民初时期是中国匪患发展的又一个高峰期。在内忧外患的大环境下,农村老百姓的生活苦不堪言。“宁做太平犬,莫做离乱人”更是战乱纷飞的年代里所有百姓的呼声。

直到共产党深入农村地区,开始土地改革,中国各地的土匪才渐渐被瓦解直至消失。而土地改革不仅仅是从表面上对土匪进行了剿灭,更是直击土匪形成的根本原因,将土匪这一腐肉彻底地从中国社会中清除,从制度本身消除了滋生土匪的土壤,解决了困扰中国几千年的匪患问题。

土地改革,政府对土地使用和制度等方面进行的大调整,包括方方面面的内容。比如土地税收、产权改革、土地使用制度的改革等等。——引用自头条百科

土匪(剧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土匪的来源问题

在封建社会中,土匪是阶级压迫的产物,只要有剥削制度的存在,土匪就绝对不会消失殆尽,这也是封建统治者不能根除土匪的根本原因。因此,在解放区和新解放区进行土改时,迫于生计,转而为匪的土匪占绝大多数。但由于近代中国社会的复杂性,在这类型“经济土匪”在外,新解放区还存在着一部分的“政治土匪”。

“政治土匪”是国共两党斗争的产物,要想保证建国后的长治久安,使得底层农村百姓能真正的当家做主,两种类型的土匪都必须被消灭,且必须被根除。

旧有的土地制度是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占乡村人口百分之十的地主和富农拥有百分之七十到八十的土地,而大部分的贫农则拥有极少量的土地来进行耕种。在“民以食为天”的社会中,农民被束缚在了土地之上,土地是最重要的生产资料。

因此,当地主借各种由头大肆土地兼并,或者贫农土地产出不足以维持温饱时,失去了土地的农民只有两条路可走。

一是成为地主的雇农,为地主工作;另一条则是落草为寇,转而成为土匪,靠暴力手段维持生计。可以说,土匪的产生是必然的。只要土地剥削制度依旧存在,那么必定会有一部分人铤而走险,通过非法武装来实现自己的目的。

政治土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此,土改不同于以往清剿土匪的一个核心关键,就是从根源上废除了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建立了农民土地所有制。通过变革生产关系,使农民真正拥有了自己的土地,破除了地主对农民几千年来的剥削压迫。“耕者有其田”落到了实处,被迫成为土匪的普通农民自然人数锐减。

也就是说,土改在广大农村地区对农村阶级的打破,使得顽固的阶级壁垒消失了。不论是地主、富农还是贫农,都成为了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农民概念,所有人都享有同样的权利,这对于渴望吃饱饭的普通农民来说是最大的梦想和目标,一旦这一目标能够实现,土匪的来源问题就迎刃而解。

而从另一个层面来讲,如果吃饭问题解决后,仍选择当土匪谋生,那么这部分土匪就已经不属于被改造的人民范畴,而是成为了敌人,需要通过暴力手段对其进行制裁。在新解放区的“政治土匪”中,很大一部分就带有这种性质。

“政治土匪”大多都是国民党扶持、资助的悍匪,目的是为了破坏土改的成果,使农村地区再次陷入动乱之中。因此,在解放战争时期,我党除了在正面战场对国军进行沉重的打击外,还在各个解放区进行了声势浩大的剿匪运动。通过剿匪先解决“政治土匪”,为土改铺平道路,双管齐下,才能让土匪彻底消失在历史的洪流之中。

土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土改后的乡村政治格局

土改除了变革生产关系外,更为重要的一点是瓦解了农村地区的封建宗族体系,建立了全新的乡村基层政权。

在土改之前的广大农村地区,土地和政治权利大多把握在有权有势的乡绅、地主手中。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的宗法势力对当地的影响巨大。正是这种畸形的政权架构模式使得土匪更易滋生,而剿灭起来也愈发的困难。

直到民国时期,中央政府对农村地区的管制也是依赖于当地宗族的,“皇权不下县”使得中央政权的辐射范围难以覆盖整个农村,而缺少官方的武力保护和火力支持,仅靠农村的自卫组织很难对土匪形成有效威胁,这也是清末民初土匪猖獗的一个关键原因。

针对这一问题,土改一方面是通过没收地主土地,打碎了宗法家族的经济基础。继而以现代化的管理模式取消了宗族势力在农村管理上的强势地位,使得农村的政治格局发生了彻底的改变。在土改之后,宗族统治基本消失,由接受新思想改造的农民成立了农民协会,对当地农村事务进行有效管理,这后来也成为了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雏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农村基层政权建立后,中央政府的政令能够深入到广大农村地区,对基层的控制力度也大大加强。有了强有力的政府做后盾,土匪难以形成,更不会形成燎原之势。也就是说,更民主和现代化的基层政权彻底地挤压甚至消灭了土匪的生存空间,使得土匪终于成为了过去,消失在了历史的长河之中。

从这个层面来说,土改对基层政权的重构是一体两面的,它既是对原有的政权结构的推翻,也是消灭土匪形成的土壤。或许从当下回顾之前的很长一段历史,土匪形成的根源是土地压迫和剥削,但表现出来的却是在当地农村,“小姓”以及贫苦百姓在话语权上的丧失,这使得他们在承受着生存压力的同时,还不得不面临着当地大族在各个层面的打压。

正是这种无形之中的等级划分,让一部分人被迫用暴力手段来争取权利。但当权利的争夺被放任,最终演变成私欲时,被迫上梁山的初心已经改变,良民也从土匪成为了悍匪,成为了另一种概念上的压迫者。

消灭土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土改中思想改造重要性

与共产党进行革命的大致思路相同,土改也是一场自下而上的革命。在土改的过程中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是最终的目的,但如何废除,通过什么手段废除也同样重要。这不仅是关系土改是否能顺利推进的核心问题,也是土改后,广大农村是否能为后续的工业化建设提供支持和帮助的关键。

我党在进行土改的过程中,并不是通过暴力手段直接将地主、富农打倒,而是将土地分给普通农民,进而完成变革。而是放手发动群众,以群众为主。通过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让农民自发地在党的领导和帮助之下,通过自己的斗争,打倒地主,从而实现从政治到思想全方位的进化。

而只有通过这种手段,通过提高农民的政治觉悟,才能让农民真正意识到压迫与被压迫的问题,才能让农民真正找到反抗压迫和剥削的正确武器,才能获得土地改革的真正胜利。因此,改造思想绝对是土地改革过程中的关键。

土地改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长达千年的封建统治之下,没有知识的农民已经失去了思考的能力,或者接受统治,或者暴力反抗,但不论哪一种方式都是有局限的,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所以,放手发动群众的真正原因,就是要从思想上解放农民,让自由、民主、平等的思想深深地植根在他们的心中,使“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再不是一句空话。

从土匪的角度来看,在土改过程中对农民进行思想改造,就是为了确保经过改造的农民不会再次步入歧途,成为土匪。归根究底,除一部分“政治土匪”外,绝大多数的土匪都是穷苦出生的农民,他们没有接受过教育。

因此不懂得如何为自己争取权益,但是从思想上来讲,他们却是极具反叛精神的,如果能加以正确的引导,绝对能成为新型农村治理中的主力军,而只有底层农民的觉醒,农民与农民间的互相帮扶,才能使得匪患思维彻底消失,使得所有农民都变成新时期的人民。

农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结语

土改能够消除土匪,从表面来看,是各个环节的具体措施在起作用,但是从更深的层面看,其实是中国共产党、是社会主义在建设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方面的伟大尝试。其改造思维,运用于农村,但并不局限于农村。

而在新时期,土改虽然已经退出了历史的舞台,但基层治理仍然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土匪消失后,还有其他的黑恶势力以另一种面目存在着,而如何采用暴力手段,如何发动群众也是当今政府需要思考的问题。

我们期待能从土改的思维中获得更多,也期待人民的主人翁地位能够得到全方位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