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国施行商鞅变法后,通过奖励军功制度,让秦军人人奋勇杀敌,成为闻之色变的“虎狼之师”。白起在“长平之战”先后诛杀赵军45万人,显然远大于秦军军功制度的需求,那么白起这么做的原因究竟是怎样的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公元前270年,秦军进攻赵国,被赵将赵奢击败于阏与,秦国想要继续东进吞并六国,必须击败强大的赵国。

韩桓惠王非常担忧,派出阳城君前往秦国谢罪,献出上党以请求息兵。但上党郡郡守冯亭不愿降秦,计划利用赵国抗衡秦国,把上党郡的17座城池献给赵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赵孝成王本不愿接受上党郡,认为冯亭此举是嫁祸给赵国,平原君赵胜则认为“发动百万大军作战,经年累月的攻打,也攻不下一座城池。如今坐享其成得到十七座城池,这是大利,不能失去这个机会。”

于是赵孝成王接受了平原君的建议,派遣平原君前往上党接收城池,为了防备秦国进攻,又安排廉颇驻守长平。赵国的这个做法,显然触怒了秦国,秦国决定进攻赵国。

秦国与赵国两个战国时最强大的国家必有一战,而上党郡成为最好的契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公元前260年初,秦昭王命令左庶长王龁率军攻打并占领了上党,上党百姓纷纷逃入赵国,赵军在长平接应上党百姓。

公元260年农历四月,秦将王龁开始向长平的赵国军队进攻,赵将廉颇迎战。六月,秦军攻破赵军阵地,占领赵国两个重要城池二樟城和光狼城。赵军接连败退,于是廉颇在丹河东岸修筑工事,坚守不出,秦军一时无计可施。

秦国一心想要击败赵国,为统一奠定基础,赵国却屡失良机、战略失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鉴于名将廉颇的失败,赵国初战失利,赵孝成王便想要御驾亲征与秦军决战。楼昌认为这样做无济于事,应与秦议和。而虞卿则认定秦国决心攻赵,议和难成,应该派人去魏国、楚国活动,让秦国畏惧才有议和的可能。

结果赵孝成王还是采纳了楼昌的建议,派郑驻出使秦国求和,秦国为了麻痹赵国,防止各国合纵,利用赵国求和的机会,对郑朱殷勤接待,有意向各国宣传秦、赵已经和解,借以防止各国出兵救赵,于是赵国的处境彻底孤立。

临阵换帅,纸上谈兵的赵括,对上“战神”武安君白起,赵国必败无疑,秦国东进已无障碍。

求和已无可能,只有接着抵抗了,然而廉颇坚守城池,龟缩不出,让赵孝成王非常恼怒。正在这时,秦国又派人携带大量金银财宝在赵国施行反间计,宣扬秦国最怕赵括。赵孝成王信以为真,派遣赵括率20万大军前往长平接替廉颇担任赵军主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秦昭王得知赵军换帅,欣喜异常,深知此战能够彻底击败赵国,于是暗地里调武安君白起为上将军,并严格防止消息走漏。

赵括到长平后,不知秦军主帅是白起,于是主动出兵进攻秦军。秦军佯装败退,赵军不知有诈,穷追不舍,已经追到秦军的营寨,一时无法攻破。白起派出预先设计好的部队,截断赵军后路,又派出精兵进攻赵军,赵括方才明白已经中计被围,于是就地驻扎坚守,择机突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战定乾坤,赵军主力皆失,赵国再也无力抵御秦国。

公元前260年农历九月,赵军断粮四十六天,大量士兵被饿死或突围中被杀,情绪低落到极点。赵括将剩余的部队分成四支突围部队,轮番冲击也没有成功。随后赵括亲自率领精锐突围,结果依然失败,赵括也被秦军乱箭射杀。

眼见主将身亡,赵军再也无力抵抗,于是向秦军投降,白起认为“赵国士兵反复无常,如果不全部杀掉他们,恐怕再生事端”,于是命令将赵国降军全部活埋坑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长平之战”秦军先后斩杀赵军45万人,举世震惊。秦国此战大获全胜,全歼了赵军主力,令赵国元气大伤,彻底失去了抵抗秦国的实力,秦国的统一只是时间问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