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科举制创立以后,古时候的不少人靠着读书改变自己的命运,这是古代知识分子进入仕途和实现理想的阶梯。

古时候,人们可谓对于科举考试是趋之若鹜,在各种文学作品中也写了不少古代文人进京赶考的故事。

值得一提的是,所谓进京赶考,指的的是到京城参加会试和殿试,这已经是科举考试中后半段的内容了,能够进京考试的已经通过了资格考试和初级考试。

资格考试便是童试,仅是童试就要经过三个级别的考试,这三个级别分别为县试、府试、院试,当通过院试之后,考试的身份就成为了生员,也就是俗称的秀才,考中秀才之后才有资格参加科举考试的正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现如今我们在各种影视剧中都能够看到这样一个场景,书生在有资格进京赶考的时候,他们身边都会带着一个书童,这些书童可以说是寸步不离少爷。

当然并不是说只有赶考的时候会配书童,书童指的是伺候主人读书的仆人,那么这些书童的作用又是什么呢?

关于书童有个有趣的现象,似乎在古代文人的观念中,无论贫穷还是富有,都要想办法找个书童,除非实在是贫困潦倒的书生

既然说了书童是伺候人的仆人,因此带着书童最大的一个作用就是伺候,他相当于是一个贴身的佣人,例如帮书生整理衣服,打扫卫生,整理书籍,端茶倒水等等一系列的事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自己家的公子读书的时候,他也要默默在旁边陪伴着,研墨,帮着掌掌灯,公子累了也要帮着捏肩捶背。

总而言之,在外出的时候,公子的衣食起居等等全都是书童负责的,除此之外书童还有一个重任便是帮着主人社交。

读书的公子每天都在废寝忘食地读书,因此很多日常交往都是书童来完成,书童要将自己知道的东西都告诉公子,他给公子提供最新的消息,同时帮着公子解决很多琐事。

书童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作用就是监管自己家公子,书生们整日读书,对于很多东西不懂,一个不小心就容易惹事,因此这些书童也等于是看着读书的公子,防止他们有不适的行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么书童仅有这些作用吗?当然不是,赶考的书生当中,有不少都是名门望族,家里的人很在乎自己的颜面,他们也怕自己家的公子在外有不端的行为。

有些家庭会找一个身体强壮的书童,在路上遇到危险时书童要挺身而出,可是有些家庭会专门找一些长相阴柔且白净的男孩,大家族还会专门从小培养这些阴柔的男孩。

这样做的家庭都是家教非常严谨的,他们怕自己家的少爷路上去一些烟花之地,同时也是为了防止少爷随意沾染良家。

配一个阴柔的少年,目的就是帮其解决一些生理上的需求,在古时候这种做法还是比较普遍的,尤其是唐宋时期和明清时期非常盛行,史书上也有不少的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