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1年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我们党将迎来百年华诞,“十四五”的宏伟画卷正在徐徐展开。根据新时代发展的现实需要,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邀请我国民族建筑业知名专家、学者和企业家,利用互联网新媒体平台,就中国民族建筑事业在新形势下的发展阐述观点看法,对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建议。民族建筑“大家”谈栏目,不仅是专家、学者和企业家们的精神风采之窗,更是其传播智慧的讲坛。

文/王军

一个国家是一个复杂的大系统,文化是其中一个重要构成要素,一个地区产生什么样的文化,完全由这个地区的环境和功能定位而定,而当一个地区形成特有的地域文化后,就会对这个地区的居住环境产生不可磨灭的影响。

大西北是中华民族建筑文化遗产的宝库,也是中国传统民居中最具有鲜明特色的丰富多彩的大舞台。大西北地域辽阔、资源丰富、民族众多、文化积淀深厚,这里有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的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有连接欧亚的丝绸之路。同时西北地区也是多民族聚集地区,不同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特色鲜明的聚落形态,以及多种类型的民居建筑风格和营造技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陕西姜耀祖窑洞庄园(王军摄)

西北地区(陕西、甘肃、宁夏、青海),这一地区自然生态环境脆弱,由于特殊的气候与地理条件,历史上自然灾害与战争频繁的多种原因,导致西北地区经济薄弱,城乡布局分散,贫困人口较多。然而数千年来,在贫乏的资源条件下,西北地区各族人民,积极探索对地方自然资源最有效的利用途径,摸索出用最经济的办法获取最丰富居住空间的营造方式,建造出各种类型的地域聚落、民居建筑,许多成功地延续到今天,成为人类文化遗产。黄土高原地区的窑洞民居,宁夏、甘肃以及青海大部分地区的土堡、庄廓、碉楼及众多生土建筑,适应了西北地区的自然和社会条件,形成了低能耗、低成本与环境融合的聚落营造模式,成为探索我国生态建筑、可持续建筑原型的“地域基因”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甘肃瑞安堡(王军摄)

西北地区是中国北方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的交汇处,历史上两种文明的冲撞与融合使得这一地区的聚落环境独具特色。如长城沿线的许多聚落就是当年戍边屯垦的军事堡寨的演变与延续。这些当年具有军事防卫功能的建筑形式,演变成了今天散布在陕北榆林地区、宁夏南部地区以及甘肃河西走廊地区的传统民居土堡子、高房子等,也构成了当地民居的地域特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宁夏独立式窑洞(王军摄)

西北地区又是多民族聚集地区,这里居住着汉族、回族、藏族、蒙古族、土族、裕固族、撒拉族、东乡族等。这些民族的民居相互之间长期的融合,在具有相似而严酷的自然环境中,在抵御脆弱生态环境影响与利用地方材料上有着相同性,民居建筑在共性的基础上又有各自民族特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青海庄廓民居(王军摄)

自上世纪80年代末,我们的团队就以西北乡村人居环境为研究目标,千里河西走,万里青海行,从陕北沟壑到青海三江源。数十年的磨砺,住过陕北的石窑洞,抚摸过朴实无华的庄廓墙,攀登过超凡脱俗的碉楼群,大西北已成为我心系魂牵的故土家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王军,民居建筑大师,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建筑与环境研究所所长。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民居建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家住建部传统村落保护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王军教授长期从事建筑教育、地域文化与乡土建筑、传统村落保护规划、城市公共空间设计等方面研究,主持完成国家“十一五”和“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项;主持完成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项,出版专著《中国窑洞》、“十一五”国家重点图书《西北民居》、“十二五”国家重点出版工程《陕西古建筑》《宁夏古建筑》《西北生态环境与乡土建筑系列丛书》等。2014年获得陕西省优秀博士论文指导教师奖,宝钢教育基金优秀教师奖,2013年获青海省优秀工程设计一等奖。荣获2016年获住建部第二批田园建筑优秀实例二等奖、三等奖;荣获2016中国建筑设计奖•建筑教育奖。

(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信息宣传部整理、编辑)

文章引用请注明转自“中国民族建筑”网易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