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池村轶事】之

“龙公井”的传说

文/刘新成

自古以来,柳池村虽不缺水,但因地质碱卤,水含盐硝,浇地泛碱,洗衣白花,食用苦涩,困扰着祖祖辈辈的柳池村人。后来村里集资掘了无数口井,均难食用。

一日,恰值月杪,崇兴寺主持慧通禅师在寺内指使着小僧扫除寺院,侍弄花圃,拾掇禅房,忙得不亦乐乎,透过门外柳荫树隙,蓦然望见“谪龙池”南岸,有一微黑微白的东西在蠕动,禅师觉得奇怪,于是绕道踱来,一看究竟。恰遇保长催粮回来,二人谈及,都道咄咄怪事,因同去观看。

原来是一条大蟒蛇在池塘边废弃的枯井里,其尾在上摇晃,头向下钻,不一会,蟒蛇不见了。只见一汪清泉向上涌流,漫过井口,汩汩流入池中。禅师和保长都惊呆了,天方夜谭,人间怪事,真的在此出现了。村里也来了许多人观看谈论,不知是吉是凶。

正在这时,走来了一位看风水先生,年纪应在花甲之上,穿一袭长袍,分明神出化外:留一捻髭须,怡然飘洒胸前。雅致清高,潇洒飘逸,岂是寻常村老:仙风道骨,丰姿俊逸,必定世外高人。

先生翩翩走来,所有人似乎有了寄托。是感官,是心灵,说不清,道不明。心为之一振,眼为之一亮。仿佛见到了大略姜太公,多谋诸葛亮。宽衣博带,随风飘摇。一手拿着罗盘,一手拄着长棍,棍头挂一幡,赫然写着“预知人间祸福,与人消灾弭患”。

老先生见到此情此景,深深一揖道:“龙脉呀,龙脉,此乃上天襄助,苍生得福啊。”

老先生解下腰间盛酒的葫芦,一仰头喝光了所剩不多的酒,然后,在溢出水的井里灌了一葫芦水,自己呷了一口,面带笑容地点点头,随手递于禅师,禅师也喝了一口,看着先生轻轻地点点头。之后将葫芦递于保长,众人都喝了一口,甘甜爽口,齐声称赞:“甜水,真甜水!”

“龙公赐予,龙公井也。”老先生感慨地说,“井显龙姿,泉涌龙穴,龙赐淡水,水利人生呐。此乃村之龙脉,域之人脉,客之命脉也。亦是苍天赐福,人间之大吉兆也。”

第二天,水不冒了,只在井里不动,后来此井之水非但本村人食用,方圆十里八村都在此井汲水。民国十八年,陕西关中大旱三年,赤地千里,饿殍遍野。“谪龙池”里的水下了三分之二,但此井之水依然丰裕。听人说这是龙王六太子所为,于是传为佳话。

因为有了这口井,村里一家姓王的夫妻两,便在对面开了一个客栈。后来这个客栈,在江湖中十分驰名。

因为有了这口井,南来北往的行人都要在此驻足,这口井在旅客心中成了住宿,打尖的不同凡响的下处。一时间,此井名扬几百里。

于是,“龙公井”在江湖中闻名遐迩,泽被后世。

在茫茫的关中平原,淡水甚少,此井又在三路交汇处的客栈门口,路上行人,有时行走数百里,难得饮上一口淡水。因此,走江湖,跑长路的行人也称其为——甜水井。

作者简介

刘新成,大荔县许庄镇柳池村人。农民,生于一九五六年。虽事农桑,酷喜读书、写诗、写文诸事。习作《耘暇杂吟》,收录其一生生活点滴,于耕耘之暇,游历之处,将所见所闻,纂辑于册,积之有年,渐而成集,纵遂手而为,信口而吟,亦为行家里手好评。

本人崇敬科学,仰慕文学,只祈精炼,不求量多,常云:

字字裁,句句筛,

反复斟酌求精彩。

只要语言能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