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0日,在曲水亭街和西更道街连接处、高升店旧址改建的一尺花园(大明湖店),也就是清末著名作家刘鹗笔下《老残游记》中记载的高升店客栈,记者采访了一位特殊的“老济南”——高升店的后人张立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坐在院落北侧濯缨水畔,张立新对记者讲述了他的父辈和高升店的历史。他说,高升店客栈是清末民初他的外祖父家族创办、经营的,当时主要接待来自于北京、天津到济南,或中转去上海做古董生意的客人,所以生意一直不错。客栈的字号“高升店”3个字的匾牌,由当时济南一位年轻且有名的书法家题写。正房里面有一幅奔马的中国画,栩栩如生,看上去有种骏马要从画卷里面奔跑出来的感觉,这是给他的家人印象最深的记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张立新说,外祖父名叫任春祥,济南长清崮山土山村人,弟兄五人中排行老二。高升店传到任春祥这辈时,店里生意由他和老大任春亭、老三任春贞共同管理。后来,任春亭去了东北,高升店的经营就由任春祥接任,任春贞也参与店里的管理。

张立新告诉记者,外祖父是一个非常讲究的人,在20世纪40年代,平时喜欢穿着白色的皮鞋,上身穿着旧式长袍。因为在清末民初时期,经营客栈的收入不错,所以他外祖父的房间里铺着红色地毯,用餐就打电话给“文升园”饭店下单叫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听家里的老人说,20世纪30年代后期,外祖父读私塾时,和后来成为领导干部,同时也是著名书法家的武中奇是同学,但是他不知道的是,那个时候武中奇已在共产党济南地下组织里任职。当时武中奇常到高升店来,外祖父也常在经济上给予支持。武中奇还曾秘密安排一些我党的伤病员住在店里,外祖父也帮着联系医院治病。1944年,日本侵略者以‘私通八路’的名义将高升店强行占有。从此,外祖父家道败落,从此没有进行客栈的经营。”张立新说,这个院落在新中国成立后成为政府宿舍,在当时是东花墙子街14号。这些情况外祖父和母亲都曾讲述过。

“我的学生时代,也就是1969年到1983年这段时期,外公家里的很多八仙桌、椅子、条案,还有花瓶什么的,这些老家具、古董等,都还是以前高升店客栈的用具。后来在修缮房屋的时候,就把这些老物件当废品处理了,现在想想非常非常的后悔,很遗憾没有好好保存下来。”张立新说起高升店和外祖父等先辈,以及高升店过去的情形,流露出很深的情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高升店旧址刚刚进行了修缮、改造,张立新说和原貌相比有不少变化,据家里老人讲,原来的客栈是四个四合院组成的,就是现在濯缨水两岸的两个院落,所以接待旅客的客房很多。以前的高升店主院的大门坐西朝东,门内有一座影壁,左拐是一个纵深相当长的狭长形大院,被分割为东西三个小院。南侧院落内有七开间南屋,是专为旅客准备的客房。由此往里,并排又是一个五开间的南屋。院内房屋均为济南传统民居建筑风格。再往西北,有一个穿堂屋,从此门洞出去是一条流水潺潺的小河,就是濯缨水。水从王府池子流出,经过多个院落,也流经高升店,到曲水亭街南头的高升店北侧,与珍珠泉流出的泉水汇合流至曲水亭、百花洲,最后汇入大明湖。这处泉水穿院而过的景观,是济南绝无仅有的院内泉溪景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现在,这里变成了一处具有济南古城风貌的院落,里面还有关于《老残游记》文化的展览,成为一处展示济南历史文化的窗口,让各地游客在这里能感受到济南独特的文化,能在老院落和泉水、小河这些景观里感受到济南独特的美。济南是一座独一无二诞生在泉水之上的城市,各地游客在高升店就能感受到‘家家泉水’的魅力,也许对于高升店这座老建筑来说,是非常好的一个选择和出路。”

张立新认为,高升店旧址是济南古城内非常珍贵的和历史名人有关的老建筑,因为和《老残游记》及其作者刘鹗有着深厚的渊源,而《老残游记》是近代最有名的文学作品之一,也是将济南宣传到全世界的最有名的文学作品。“家家泉水,户户垂杨”成为济南最贴切最具有影响力的城市宣传语,所以作为高升店的旧址,这次的改造让更多人知道了这个地方,知道了高升店这个名字,知道了这里是与刘鹗和《老残游记》有关的文化遗迹,对于深化济南的历史文化,宣传济南的文化和旅游都能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也希望这里能成为展示济南文化的一个场所,成为济南一个新的文化品牌。(济南日报·爱济南记者:赵晓林 摄影:张有水)

编辑:张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