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环球时报报道,近日,七国集团(G7)峰会刚刚落下帷幕,虽然近年来G7影响力逐渐下滑,但作为美国总统拜登参加的首次G7峰会,该会议还是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会议结束后,G7承诺将加强与其他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合作,加快经济复苏,共同应对疫情以及气候变化等问题,G7还承诺捐款75亿美元帮助全球各国抗疫并“公平分配疫苗”。会议上七国也谈到了中国,令人意外的是,对于美国呼吁共同对抗中国的声音,欧洲国家对此并不表示赞同。

长期以来,美国一直炒作中国是“最严重的竞争对手”,G7峰会结束后,拜登在慕尼黑安全会议上极力拉拢欧洲盟友,声称各国应团结协作一同对抗中国,但这次面对拜登的拉拢,欧洲国家显得有些抵触。报道称,G7峰会上,各国领导人详谈了中国问题,但在之后的联合声明中,中国占据的篇幅并不多。联合声明称,“在支持公平互惠的全球经济体系目标下,我们将与其他国家接触,尤其是包括中国等大型经济体在内的G20国家”。而在慕尼黑安全会议上,欧洲国家的反应也值得玩味。法国总统马克龙表示,欧洲不能再过度依赖美国了,德国总理默克尔的言论则更加直接,她表示,“我们的利益不会总是一致的”。

不仅是欧洲盟友,美国国内媒体也表示,美国想要遏制中国“很难”。美媒CNBC表示,随着中国影响力逐渐增加,美国团结其盟友对抗中国变得有些困难。此外,“德国之声”对跨大西洋联盟的结局表示悲观,报道称,跨大西洋联盟可能在四年后“落幕”。俄罗斯《生意人报》则表示,“中国如同一列不停加速的火车,拜登政府无力阻止。”

为什么国外媒体普遍认为美国团结欧洲国家对抗中国很难?一方面,欧洲国家与中国的经济联系比人们想象中要紧密很多。报道称,2020年中国已经取代了美国,成为欧盟最大的贸易伙伴,中国也是美国大多数盟友最主要的贸易伙伴。此时美国唆使其盟友对抗中国无疑是不现实的,大多数欧洲国家都不想与中国脱钩或陷入新冷战之中。另一方面,美国与其盟友直接存在的裂痕仍未完全消弭。特朗普执政期间,美国与盟友的关系一度非常紧张,美国与德国因为“北溪2号”项目剑拔弩张,法国也多次表示希望摆脱对美国的依赖。此外,特朗普奉行的“美国优先”原则依旧在美国国内具有一定的影响力,这也导致欧洲难以信任美国。一项调查结果显示,32%的受访者并不信任美国。因此,美国联合盟友对抗中国也就难以成为现实了。

不过,虽然国外媒体一直表示中国崛起难以阻挡,中国将超过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的经济体,但我们也应看到,只有合作才能带来发展,一昧地骄傲自大并不可取。此前我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曾表示,希望有关各方能够秉持开放包容的理念,共同应对当前国际社会面临的各种紧迫挑战。对我们来说,只有合作才能走的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