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代孕弃养事件,郑爽人设彻底崩盘,遭到包括广电在内的众多官媒点名批评,后被明文封杀。

一夜之间跌落“神坛”,郑爽不仅被娱乐圈“除名”,还上了某外卖平台的“黑名单”。

近日,有网友爆料称,自己因与郑爽同名同姓,在使用某外卖APP时竟无法下单点餐。郑爽违背公序良俗,理应受到抵制,可外卖平台有必要“饿死郑爽”吗?

01“郑爽”不能点外卖?

01“郑爽”不能点外卖?

“代孕风波”后,郑爽几乎销声匿迹,可与“郑爽”同名的网友却遇到了烦心事。

近日,一位名叫“郑爽”的网友在点外卖时遇到了无法下单的情况,一问客服才知道,“郑爽”二字已被平台设置为敏感词汇,要想顺利下单,只能将收货姓名改成郑先生或郑女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郑爽被全网封杀,没想到与娱乐圈八竿子打不着的外卖平台也来掺和了一脚。

在郑爽出事后,外卖平台立马把郑爽的名字设置成为了敏感词汇,写了“郑爽”两字就无法下单,任何有关郑爽的信息都会被拒绝处理。

不少网友感慨,外卖平台设置敏感词的操作连累了不少同名同姓的人,可问题是,郑爽本人难道就没有点外卖的资格了吗?

02抵制是否过头?

02抵制是否过头?

敏感词,无非就是不适合公开传播的词,常见于对社会有负面影响或对权威不敬的词汇。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敏感词的范围越来越大,各大互联网公司为了不摊上事儿,势必要及时更新、维护一套自己的敏感词系统。

郑爽“代孕弃养”,事件性质极为恶劣,被整个互联网抵制,可从根本来看,她并没有达到“十恶不赦”这个层次,“郑爽”这两个字也不见得到了“敏感”的程度。

不得不说,此次外卖平台的做法“严谨”得过了头,好像只要与郑爽稍微沾一点边,都会直接拒绝处理,颇有种“宁可错杀一千也不放过一个”的感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热点君看来,外卖平台将“郑爽”列入“黑名单”,原因不外乎两点,一是可以显示自己的道德立场,二是可以避免负面影响、减少某些不必要的麻烦。

所有叫“郑爽”的人,都将失去点外卖的资格。不知道这样严厉抵制的效果,是不是外卖平台愿意看到的。

03不应剥夺点餐权利

郑爽触碰道德底线,落得如同过街老鼠般的下场虽是罪有应得,可无论如何,平台都没有“饿死郑爽”的权利。死刑犯尚且能够吃饱喝足,“郑爽”点餐为何却要被拒呢?

从目的来看,平台拉黑“郑爽”似乎是情有可原,可从效果来说,这样的做法却限制了他人的基本权利,是一种“越俎代庖”的侵权伤害。

郑爽违反公序良俗,自然有法律对其进行相应的惩罚。我们作为普通人,可以不喜欢一个劣迹斑斑的艺人,也可以用文字声讨她,但却不能忽视她的人权,这是一个原则性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外卖平台既没有执法权,也没有惩罚权,不应该为了迎合大众就去制定歧视性的服务标准,将“郑爽”排除在外。

“郑爽”不能点外卖,看似是系统敏感词更新造成的“事故”,但却从侧面反映了平台服务意识的缺乏,更是平台法律意识淡薄的一种表现。

剥夺同名同姓人或其本人的点餐权利,于法于理都缺乏充足的依据,无论如何都站不住脚。

(图片来自网络,请作者与本号联系,以奉稿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