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ARNI双重机制,利用利钠肽系统降低血压,有效防卒中。

近日,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宣布:血管紧张素脑啡肽酶抑制剂(ARNI)——沙库巴曲缬沙坦正式获批射血分数保留的心衰(HFpEF)适应证,成为首个HFpEF和射血分数下降的心衰(HFrEF)皆可治疗的药物。

高血压作为引发心衰的重要因素,也是脑卒中的最常见高危因素,应在引发心衰前和卒中前受到更多重视。因此关注临床疾病的终末期之外,更应以长远眼光注重心脑事件链的防控。为此,临床亟需能全程改善心脑血管事件链的药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值得一提的是,预计今年6月份,沙库巴曲缬沙坦还将于中国获批高血压适应证,这为进一步助力脑卒中的防治也带来了新希望。在此,“医学界”有幸邀请到神经领域4大专家围绕高血压与心脑血管事件的防治展开一系列探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徐安定教授

ARNI强效稳定降压,24小时效果优于传统药物!

《中国脑卒中防治报告2019》指出,对2018年院外筛查脑卒中高危人群危险因素构成数据进行了分析后,发现所有危险因素中,高血压占据首位,达79.03%

ARNI的降压效果早已获得多项研究证实,而PARAMETER研究首次证实了沙库巴曲缬沙坦对中心主动脉收缩压(CASP)及中心主动脉脉压(CAPP)的影响,显示了其强效且平稳的降压效果,而且24小时效果优于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抑制剂(ARB)。平均动态血压和夜间血压的降幅更为明显,动脉硬化指标(颈/股动脉脉搏波速度)也有所改善。相信沙库巴曲缬沙坦获批高血压适应证后,将成为一大降压利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西北大学医院

赵钢教授

要降压更要护心脑,多项研究证实ARNI的全面获益!

心脑之间关系密切、相互影响,如在临床工作中,我们经常遇到由急性中枢神经系统疾患引发的心脏疾病,即脑心综合征。

2020年美国心脏协会/美国卒中协会(AHA/ASA)提到,脑心综合征发生率很高,有24%患者伴自主神经功能障碍;28%患者出现左室射血分数降低;29%心脏收缩功能下降;60%-85%心电图异常。而ARNI不仅对心脏、心血管有显著的保护作用,对脑神经、脑血管也具有一定的疾病防治效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董强教授

独特双重机制增强利钠肽系统调节,多靶点全面调节血压

沙库巴曲缬沙坦在治疗高血压方面的效果,与其独特的作用机制分不开。

ARNI并非复方制剂,而是一类创新型共晶体药物,具有独特的双重靶点降压效应和卓越的靶器官保护作用。其一方面有效阻断AT1受体,拮抗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系统,另一方面还可通过抑制脑啡肽酶来增加利钠肽(NP)水平。NP具有舒张血管、降低血压、抑制交感神经活性、利钠、利尿、抑制心脏纤维化以及肥大等作用。

不仅如此,NP也对心脏、脑、血管等靶器官具有保护作用,可有效改善脑水肿、稳定斑块、改善小动脉阻力。NP水平在脑卒中发生后还会显著提升,对神经系统发挥保护作用。

与传统药物抑制升压作用的机制相比,ARNI主要通过增强机体自身降压作用的机制,增强利钠肽系统(NPS),以达到全面多机制降压的目的,也可预防和保护脑卒中相关的血管神经损伤,因此作为神经内科医生,我相信沙库巴曲缬沙坦高血压适应证的获批也能为卒中患者带来更多福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陆军军医大学附属西南医院

陈康宁教授

降压不仅要关注血压达标率,更应重视心脑的保护

2020年,一项大型瑞典脑卒中注册研究探讨了瑞典全国缺血性卒中共病的患病率及其对死亡率和功能结果的预后影响。

该研究中合并高血压的患者占58.4%,然而令人诧异的是,虽然后续患者血压达标率高达87%,其结果却显示,在随访3年或5年间,心衰患者竟增加了232%,高血压患者则增加了33%。

此外,死于卒中的患者仅11%,而死于心衰等并发症的患者高达27%。基于此,血压管理不应仅仅关注血压达标率等指标,更应注重心脑等靶器官的保护。因此临床亟需一种既可以有效降血压又能为心脑提供保护的药物。而沙库巴曲缬沙坦若能在中国获批高血压适应证,便正好填补了临床这一需求。

小结

高血压一直是多种疾病的重要引发因素,脑卒中也是其中之一。《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19》显示:血压正常高值人群缺血性脑卒中风险增加56%,如果治疗所有高血压患者,每年将减少脑卒中69万例。而ARNI以其独特的降压机制,获得了国内外多项研究的验证以及专家的认可。相信ARNI成功获批高血压适应证之日,也会是脑卒中防治得到进一步改善之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