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的正月十五,儿时元宵节“打礼花”、“点灯盏”、“烤百病”的情景又浮现在眼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礼花”是儿时一年中最盼望的节目。农历正月十五晚上,全村的男女老少早早地吃过晚饭,聚集在村大队空旷的没围墙的院子里,你挤我拥等待着“打礼花”。村支书带领着四五个年轻壮丁,头戴草帽,手提铁水来到场中央,一人用勺子舀起铁水,甩到空中,另一个戴草帽壮丁用特质的木板将铁水拍打开来,铁水在夜空中散落,一片灿烂的星花在夜色中绽放开来,璀璨夺目的礼花在眼前燃放,令人眼花缭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时,礼花窜到四五米高空,发出“砰!”的响声,一朵朵烟花飞上天空,照得半空通亮,满天都是金灿灿的,犹如丰收的五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烟花交错升起,令人目不暇接,我和小伙伴们眼都不敢眨一下,生怕错过了最精彩的瞬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长大后到县城工作,每年的元宵节都会看到大型的“烟花盛宴”,但总感觉不及儿时的“打礼花”记忆深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记忆中,每年的正月十五元宵节,母亲都会用玉米面蒸上一锅小小的金黄的灯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团玉米面,在母亲灵巧的手中揉搓出一个个形象逼真的灯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点灯盏是我小时候最向往的事,先把灯盏排成一行,用旧棉花捻成灯芯,小心地插在灯盏里,在每个灯盏里倒满清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夜幕降临,星星点点的灯盏就亮起来了——门前的石狮上,灶台前,窗台上,压井旁,院子的角角落落都点着灯盏,灯光摇曳,院子里顿时亮堂起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了节约粮食,母亲也会别出心裁的制出红萝卜灯盏。萝卜是自家地里长的,从土堆里扒出几个红萝卜,洗净切成大小相同的几段,用尖刀挖出凹槽,其他材料和玉米灯盏一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胡萝卜制成的灯盏比玉米面的更美观,精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元宵夜,家家户户院子里都点起灯盏,整个村子都沉浸在柔和的点点星灯中,如梦如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伴随着柔和的灯光,憧憬着美好的生活,村庄沉醉在甜美的梦乡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好多年没有点过灯盏了,那小小的灯光,在记忆中也慢慢变得模糊了,可浓浓的乡情,儿时的快乐,却像小小的灯光照亮在我的心里,还有那一个个小小的灯盏,承载着儿时的温暖留在记忆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热闹的,是正月十六的早晨。老人们都说正月十六万物有灵性,天微亮,家家户户,男女老少都会穿戴整齐,奔走在村头巷尾,将柏树枝、麦秸杆堆在一起,燃起一堆堆篝火,“噼里啪啦”,这边刚点燃,那边又响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篝火烧得越旺,寓意今年日子越红火。大家围着篝火一边烤,一边从火上跨过,烤手烤衣服,将全身烤遍,称之为“烤柏病”、“烤百病”,以期待新的一年祛除百病,平安健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且,一边烤一边念叨:正月十六烤烤火,好事有我,坏事没我!前烤烤,后烤烤,绊倒捡个大元宝!念着念着,有人就念成:正月十六烤烤火,好事没我,坏事有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家一阵哄笑,辟邪除害,迎祥纳福的美好祝愿也在人们的笑声中传递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除了烤火,大家还会在自家院子里,围着集肥的粪坑和水井走上几圈,一边走一边念念有词:正月十六,沿沿井不腰疼,转转粪坑不 腿疼。还有那些想长高个子的人,大清早就抱着椿树,一边抱树一边念叨:椿树王,椿树王,你长粗来我长长,你长粗做房梁,我长长撑衣裳!多么朴实的愿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天之际在于晨。“烤百病”之后,大人就领着孩子们齐奔向田野,在种过豆子的田间地头,拔取割豆子时留下的豆茬。

一边拔,一边念着:拔、拔、拔豆茬,拔的金子银子往家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拔好的豆茬用衣襟包裹着,到了家里放在灶台上,预示着今年又是一个丰收的富裕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今天又是正月十五元宵节,县城的大街小巷张灯结彩,满街的火树银花好不热闹,却再也找不到儿时元宵节的味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